“三体同构”设计科学课堂
出处
《中小学教师培训》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36-37,共2页
The Inservice Education and Training of School Teachers
参考文献3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 皮连生.教学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3 肖川.论学习方式的变革[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22(3):41-44. 被引量:156
二级参考文献4
1 王坦.合作学习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4..
2 B. J. Zimmerman & D. H.. Schunk (1989). Selfregulated learning and academic achievement. Springer - Verlag New York Inc. pp. 6 - 26.
3 B. J. Zimmerman & R. Risemberg, (1997). Self - regulated dimensions of academic Learning and motivation. In Phye G. (ed.). Handbook of academic learning. Academic Press, pp. 105 - 125.
4 庞维国.论学生的自主学习[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20(2):78-83. 被引量:1244
共引文献155
1 吴珏淼,骆北刚.高中英语探究性阅读教学活动设计及案例分析[J] .科教导刊,2022(33):121-124.
2 詹娜.新课程背景下学生合作学习刍议[J] .科幻画报,2019,0(12):191-191.
3 宋琦.意识培养在高校网球教学中若干问题分析[J] .拳击与格斗,2017,0(8X):91-92.
4 禹旭红.重构行进中的语文课堂阅读教学新模式[J] .社科纵横,2008,23(4):141-144.
5 陈名恭.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化学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探索[J] .科技资讯,2007,5(36):162-162. 被引量:3
6 王叶峰.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研究[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2,34(S4):184-185. 被引量:21
7 倪俊,孟宪文.美术课堂有效教学互动策略研究初探[J] .文艺生活(艺术中国),2012(6):133-134.
8 杨毅,纪伟光,高保生.在恰当的问题情景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J] .成功,2010(2):110-111. 被引量:5
9 高竞艳.大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创新教育模式[J]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0(30):64-65. 被引量:3
10 高竞艳.大学语文教学存在问题分析及创新教育模式探究[J] .文学教育(中),2010(3):123-124. 被引量:6
1 李惠兰.素质教育与课堂教学的“三体”观[J] .甘肃教育,2008(16):17-17.
2 李启龙.以“三体案”为载体的中学数学高效课堂构建[J] .都市家教(下半月),2014(9):70-71.
3 王宋.当一名理想主义者[J] .新课程(综合版),2009(2):89-90.
4 初中学生自主性实践活动及学校教育促进策略的研究[J] .教育科学论坛,2006(12B):67-68.
5 马新功.构建教师学生家长三体联动机制[J] .基础教育参考,2010,1(6X):15-17.
6 殷传宗,梁英贤.高师物理数学观念的探讨[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25(3):346-349. 被引量:2
7 张晓梅.浅谈学校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教育工程的主体、客体及其载体[J] .前沿,2005(9):184-186.
8 李菲,门瑞雪,袁群明,范志光.构建以“三体论”为基础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J] .教育教学论坛,2016(48):37-38. 被引量:1
9 方艳溪.数学素质是大学生主体发展的基础[J] .云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11(3):182-184. 被引量:1
10 田慧生.适合学生的教育才是理想的教育[J] .师资建设,2015,0(1):28-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