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哲学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64-65,共2页
Philosophical Trends
同被引文献23
-
1朴文铉.墨学与韩国今天的社会问题[J].职大学报,2008(1):5-7. 被引量:1
-
2张斌峰,王大海.第六届墨学国际研讨会综述[J].职大学报,2005(1):20-23. 被引量:2
-
3曾繁仁.千年“绝学”的伟大“复兴”──墨学研究的百年回顾与前瞻[J].文史哲,1999(6):8-17. 被引量:16
-
4宋立民.墨学史概述[J].社会科学战线,1998(4):103-106. 被引量:1
-
5郑强胜.全国墨子研讨会综述[J].中州学刊,1998(1):118-119. 被引量:3
-
6程有为.第二届墨学国际研讨会综述[J].河南社会科学,1994,2(6):29-32. 被引量:1
-
7刘惠文.弘扬墨学任重道远──第二届墨学国际研讨会侧记[J].哲学动态,1994(11):15-17. 被引量:1
-
8贾敏仁.墨学的现代价值[J].河南社会科学,1995,3(3):20-22. 被引量:2
-
9萧鲁阳.论墨子方言研究的意义[J].中州学刊,2004(6):151-155. 被引量:1
-
10李骥.墨子与现代社会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J].零陵学院学报,2004,25(5):235-237.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4
-
1武守信.梅贻宝英译《墨子·卷一》中的文化流失问题[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2(2):140-142. 被引量:3
-
2赵雪,周新辉.论墨子的消费经济思想及其当代价值[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4,35(2):14-18. 被引量:1
-
3武守信.《墨子》英译的理论选择与技术路径[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4(4):153-155. 被引量:1
-
4张志刚,李权镐,王爱锋.“一带一路”背景下“墨学文化”对外传播策略[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18,20(5):61-65.
-
1联墨缘[J].对联.民间对联故事(上半月),1998(5):49-51.
-
2李金.从墨学宗教思想探析古代墨学的衰隐[J].魅力中国,2010(3):276-277. 被引量:1
-
3佚名.黄侃用墨学试胡适[J].法制博览(名家讲坛、经典杂文),2016,0(24):61-61.
-
4成云雷,朱成祥.论墨家社会理想对《水浒传》的影响[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6(2):68-71. 被引量:1
-
5曹顺庆,聂韬.试析“泛神论”对郭沫若墨学态度的影响——从“扬墨”到“非墨”[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12(4):76-84. 被引量:1
-
6王继学.民国新儒家的墨学观[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6(2):110-114. 被引量:1
-
7张宇龙.写给我的大学[J].美文(上半月),2006,0(11):73-74.
-
8李茂中.爱的困顿[J].青春期健康(家庭文化),2016,0(5):1-1.
-
9刘宝春.谈墨学对荀子思想的影响[J].济宁学院学报,2010,31(2):5-8. 被引量:2
-
10黄萍.徘徊于传统与反传统之间——论《射雕英雄传》对墨学传统的继承与反思[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4(2):48-5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