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转型时期中国社会的关系维持——从“熟人信任”到“制度信任”
被引量:
3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传统中国社会是关系本位社会,社会信任主要建立在熟人关系网络之上,是“熟人信任”。在中国社会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过程中,匿名性、异质性的社会交往与社会流动逐渐增加,熟人关系网络与熟人信任的作用力和作用范围也表现出弱化的趋势。加强制度建设、培育制度信任,是维持新时期社会关系、确保由“熟人信任”走向“陌生人信任”的必由之路。
作者
王建民
机构地区
吉林大学社会学系
出处
《甘肃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65-168,共4页
Gansu Social Sciences
关键词
社会转型
熟人信任
陌生人信任
制度信任
分类号
C912 [经济管理]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5
参考文献
11
共引文献
264
同被引文献
534
引证文献
39
二级引证文献
247
参考文献
11
1
杨秀香.
诚信:从传统社会转向市场社会[J]
.道德与文明,2002(4):27-30.
被引量:36
2
张静.
信任问题[J]
.社会学研究,1997(3):86-89.
被引量:64
3
薛天山.
人际信任与制度信任[J]
.青年研究,2002(6):15-19.
被引量:29
4
董才生.
偏见与新的回应——中国社会信任状况的制度分析[J]
.社会科学战线,2004(4):253-256.
被引量:16
5
谢遐龄.
中国社会是伦理社会[J]
.社会学研究,1996(6):73-82.
被引量:75
6
(德)马克斯·韦伯 王容芬译.儒教与道教[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7
宋连利.
传统诚信及其当代价值[J]
.道德与文明,2002(3):42-46.
被引量:48
8
李培林.另一只看不见的手:社会结构转型、发展战略及企业组织创新[A].袁方等.中国社会结构转型[C].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8..
9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10
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M]..梁漱溟全集:第二卷[C].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4..
二级参考文献
15
1
杨中芳,彭泗清.
中国人人际信任的概念化:一个人际关系的观点[J]
.社会学研究,1999(2):3-23.
被引量:559
2
郑伯.
企业组织中上下属的信任关系[J]
.社会学研究,1999(2):24-39.
被引量:170
3
杨宜音.
“自己人”:信任建构过程的个案研究[J]
.社会学研究,1999(2):40-54.
被引量:227
4
彭泗清.
信任的建立机制:关系运作与法制手段[J]
.社会学研究,1999(2):55-68.
被引量:381
5
王飞雪,山岸俊男.
信任的中、日、美比较研究[J]
.社会学研究,1999(2):69-84.
被引量:149
6
Niklas lumann 1988: "Familiarity, confidence, trust: problems and alternatives, in Eiego Bambetta (eds) 1988:Trust: making and breaking cooperative relations. Balia Blackwell Ltd. ".
7
Bambetta (eds) 1988: Trust: making and breaking cooperative relations, Balia Blackwell Ltd, New York.
8
Redding, G. , 1990, The Spirit of Chinese Capitalism, Berlin: Walter de Gruyter.
9
[德]韦伯 王容芬译.《儒教与道教》[M].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10
[美]明恩博 秦悦译.《中国人的素质》[M].学林出版社,2001年版..
共引文献
264
1
何继新,赵克凡,王燕.
社区智能设施公共服务技术信任影响因素分析[J]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3(4):110-113.
2
赵文龙,贾洛雅.
社会共识机制与共识凝聚途径探析:一种社会学的视角[J]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2):178-190.
被引量:20
3
姚明,蒋志强.
论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信用体系[J]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6,26(2):57-58.
被引量:1
4
田红.
关于民办高职院校招聘中校方不诚信问题的思考[J]
.文教资料,2008(6):214-216.
被引量:1
5
曹飞.
社会转型视野下的农民工问题解读[J]
.经济经纬,2009,26(5):100-104.
被引量:2
6
杨叶红.
论法治进程中的困境与突围[J]
.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9(6):79-82.
7
王斐.
浅析法制现代化中的本土资源思潮[J]
.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04,16(2):49-54.
被引量:1
8
杜庆华.
多学科视角的诚信研究综述——基于中国学术期刊2000—2011年的文献检索[J]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7(3):102-107.
被引量:6
9
姚远.
老年人社会价值与中国传统社会关系的文化思考[J]
.人口研究,1999,23(5):44-50.
被引量:12
10
方纲,刘欣.
社会失信行为的成因、后果与控制——对一件失信行为的分析[J]
.社会,2000,20(10):18-20.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534
1
苗梅华.
中国乡土社会信任关系的重建与法治秩序[J]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1):27-28.
被引量:2
2
贺来.
“道德共识”与现代社会的命运[J]
.哲学研究,2001(5):24-30.
被引量:61
3
郑也夫.
信任与社会秩序[J]
.学术界,2001(4):30-40.
被引量:60
4
翟学伟.
是“关系”,还是社会资本[J]
.社会,2009,29(1):109-121.
被引量:135
5
杨秀香.
诚信:从传统社会转向市场社会[J]
.道德与文明,2002(4):27-30.
被引量:36
6
张大勇.
关于我国社会“见义勇为”行为的社会学思考[J]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6(3):96-102.
被引量:3
7
周雪光.
西方社会学关于中国组织与制度变迁研究状况述评[J]
.社会学研究,1999(4):28-45.
被引量:119
8
杨中芳,彭泗清.
中国人人际信任的概念化:一个人际关系的观点[J]
.社会学研究,1999(2):3-23.
被引量:559
9
杨宜音.
“自己人”:信任建构过程的个案研究[J]
.社会学研究,1999(2):40-54.
被引量:227
10
彭泗清.
信任的建立机制:关系运作与法制手段[J]
.社会学研究,1999(2):55-68.
被引量:381
引证文献
39
1
赵文龙,贾洛雅.
社会共识机制与共识凝聚途径探析:一种社会学的视角[J]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2):178-190.
被引量:20
2
苟天来,左停.
从熟人社会到弱熟人社会 来自皖西山区村落人际交往关系的社会网络分析[J]
.社会,2009,29(1):142-161.
被引量:52
3
于少勇,韩践,谢卫平.
篮球运动员对队友信任的测量及与相关变量的关系[J]
.体育科学,2009,29(2):30-38.
被引量:14
4
高其才.
当代中国法律适用中的关系因素(下)——文化视角的实证分析[J]
.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09(3):93-101.
被引量:5
5
胡宝荣.
中国社会信任问题研究述评[J]
.实事求是,2010(4):103-106.
被引量:10
6
叶鹏,潘峰,于少勇.
篮球运动员对教练员的信任与训练比赛满意度的关系[J]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0,29(5):34-36.
被引量:3
7
周燕华,李季鹏.
中国跨国公司员工社会资本对外派适应的影响研究[J]
.经济与管理研究,2012,33(1):95-103.
被引量:2
8
仲昭慧.
论风险社会视阈下社会信任道德危机的破解[J]
.天水行政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3(2):21-24.
9
周燕华,崔新健.
员工社会网络对外派适应的影响及文化距离的调节效应——基于中国跨国公司外派人员的实证研究[J]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2,33(5):71-75.
被引量:6
10
顾颖,房路生.
企业家社会资本的维度、功能及构造性关系[J]
.企业研究(理论版),2012(8):4-6.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247
1
周大鸣.
差序格局与中国人的关系研究[J]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49(1):17-24.
被引量:11
2
刘伟,吴小玉.
结构关系视域下主导意识形态认同建构的理论阐释[J]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2023,9(1):15-24.
被引量:1
3
丁杰,王智斌,陈根,桂超,黄平,吴攀文,李伟.
我国女子七人制橄榄球伤病原因分析与预防措施[J]
.体育视野,2022(24):87-89.
4
杨慧,吕哲臻.
不确定性与公平认知:社区心理韧性建设论析[J]
.社区心理学研究,2022(1):84-96.
被引量:1
5
李佳玲,杨世义.
“半熟人社会”背景下农民主体性的提升路径研究[J]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25(3):115-121.
被引量:3
6
张国庆,谭科.
发展替代性食物体系推进农业清洁生产的思考[J]
.粮食科技与经济,2020,45(12):143-145.
7
孙元涛,樊溶.
承认的教育与教育承认:基于现代认同理论的教育学审思[J]
.高等教育研究,2023,44(7):21-33.
8
王永强.
网络交易评价的权利冲突与信任协同[J]
.法商研究,2023,40(3):43-56.
9
陈晓宇.
后搬迁时代民族文化传播与重构研究——以白裤瑶为例[J]
.传媒论坛,2022,5(22):79-81.
10
党亚飞,方帅.
利益与权利:农民组织化有效实现的动力基础——基于历史变迁视角下的实证分析[J]
.中国农村研究,2018,0(2):50-62.
1
哲理箴言[J]
.统计科学与实践,2013(4):64-64.
2
吴沂.
旅行是陌生人信任的集合[J]
.中学生百科(大语文),2015,0(11):21-22.
3
黄冲.
被陌生人信任就是福气[J]
.中国边防警察杂志,2013(5):101-101.
4
秦牧.
“七年之痒”真的存在吗?[J]
.大科技(天才少年图说百科)(B),2016,0(1):27-27.
5
Anne Kreamer.
获得陌生人信任[J]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3,30(12):15-15.
6
李志,邱萍,张皓.
城市居民社会信任现状及提升途径--以重庆市为例[J]
.城市问题,2014(1):2-8.
被引量:5
7
奔流.
客观规律与人的活动[J]
.江汉论坛,1984(7):30-32.
8
汪小红,朱力.
“离土”时代的乡村信任危机及其生成机制——基于熟人信任的比较[J]
.人文杂志,2013(8):98-104.
被引量:23
9
高学德.
社会流动与人际信任:基于CGSS数据的实证研究[J]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41(6):29-37.
被引量:12
10
船舷.
站在外遇边缘看外遇[J]
.女性天地,2006(4):38-38.
甘肃社会科学
2005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