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资源型城市发展接续产业的分类模式及对策
被引量: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资源型城市发展接续产业的问题有其历史因素,存在着固有的特殊性。在此过程中必须对资源型城市的分类模式进行认真研究,作出相应规划,以避免以往的失误。本文将从“对资源型城市发展接续产业的基本认识”,“资源型城市发展接续产业的分类模式”及“资源型城市发展接续产业的具体对策”等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作者
姚毓春
宋笑扬
牟大鹏
张嘉昕
机构地区
吉林大学经济学院
吉林大学商学院
出处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54-58,共5页
Research on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关键词
资源型城市
分类模式
发展接续产业
分类号
F299.21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F290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9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68
同被引文献
103
引证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56
参考文献
5
1
伍新木,杨莹.
政府对资源型城市发展的影响和作用[J]
.经济评论,2004(3):66-70.
被引量:34
2
宋冬林.
东北老工业基地资源型城市发展接续产业的理论认识[J]
.求是学刊,2004,31(4):50-54.
被引量:29
3
谢景武.
资源型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对策[J]
.经济纵横,2004(1):35-38.
被引量:8
4
张超.
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 调整煤炭的行业政策[J]
.煤炭经济研究,2003(5):18-19.
被引量:2
5
张嘉昕,王伟.
煤炭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J]
.煤炭经济研究,2003(5):8-9.
被引量:4
二级参考文献
9
1
陆国庆.
论衰退产业调整模式[J]
.学习与探索,2001(1):90-93.
被引量:10
2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中国产业发展跟踪研究报告》[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3
张传玖.《我国矿业城市发展现状》[N].《国土资源报》,2001(10.3).
4
于爽.《矿业城市:要治“顽疾”—避免矿竭城衰是城市面临的重大课题》[J].中国环境报,2001,(10).
5
张秀生,陈先勇.
论中国资源型城市产业发展的现状、困境与对策[J]
.经济评论,2001(6):96-99.
被引量:103
6
张延军,张学军.
日本的产业调整援助政策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
.改革与战略,1996,12(1):64-68.
被引量:3
7
刘粤湘.
中国矿业城市发展的障碍与对策[J]
.资源.产业,2001,3(11):17-19.
被引量:16
8
郑志国.
我国单一资源城市产业转轨模式初探[J]
.经济纵横,2002(2):9-12.
被引量:19
9
张耀军,成升魁,闵庆文.
全球化背景下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探讨[J]
.地理科学进展,2002,21(3):249-258.
被引量:36
共引文献
68
1
刘海波,许宁宁,肖国东.
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是否促进了产业转型升级?——来自老工业城市和资源型城市的准实验证据[J]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2):76-90.
被引量:2
2
吴艳霞,白艳.
论政府在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以陕西榆林市为例[J]
.金融经济,2007(24):48-49.
3
曾蓓.
试论煤炭企业的产业刚性及其转型[J]
.内蒙古煤炭经济,2007(2):2-5.
被引量:2
4
唐贤衡.
矿业资源型城市生存困境的原因探析——基于国家政策及体制的视角[J]
.中国集体经济,2014(14):45-48.
5
王悦,徐雅雯.
摆脱资源城市困境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J]
.市场论坛,2004(5):15-16.
被引量:2
6
吴宇晖,张嘉昕.
东北老工业基地资源型城市发展接续产业中人力资源开发研究[J]
.东北亚论坛,2005,14(2):73-76.
被引量:8
7
万晓琼.
我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思考[J]
.中州学刊,2005(2):38-41.
被引量:4
8
吴宇晖,段志伟,张嘉昕.
东北老工业基地资源型城市发展接续产业中引进国外智力资源研究[J]
.税务与经济,2005(3):74-77.
被引量:2
9
宋冬林,吴宇晖,张嘉昕.
我国煤炭产业局部转型与政策性扶持研究[J]
.经济与管理研究,2005,26(4):9-13.
10
金建国 ,李玉辉 .
资源型城市转型中的政府管理创新[J]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5(5):134-137.
被引量:27
同被引文献
103
1
雷辉.
我国资本存量测算及投资效率的研究[J]
.经济学家,2009(6):75-83.
被引量:68
2
刘清文,陈峰,刘亚杰,连娜.
大兴安岭地区:对俄经济贸易合作园区统计监测分析[J]
.统计与咨询,2010(1):43-44.
被引量:1
3
房艳刚,刘继生.
东北地区资源性城市接续产业的选择[J]
.人文地理,2004,19(4):77-81.
被引量:10
4
高峰,张健,王学定,孙成权.
资源型城市接续主导产业的选择研究——以白银市为例[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4,14(3):88-91.
被引量:15
5
王焕良,李克忠,尚克昌.
论资源型城市持续发展问题[J]
.管理世界,1994,10(4):211-212.
被引量:15
6
吴宇晖,段志伟,张嘉昕.
东北老工业基地资源型城市发展接续产业中引进国外智力资源研究[J]
.税务与经济,2005(3):74-77.
被引量:2
7
朱明峰,洪天求,叶强.
基于神经网络的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J]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2005,35(3):423-428.
被引量:19
8
张弢,李微.
资源型城市接续产业发展研究[J]
.商业研究,2005(13):117-118.
被引量:5
9
孟凡生,王超.
黑龙江省资源型城市发展接续产业问题研究[J]
.商业研究,2005(13):127-129.
被引量:6
10
吴宇晖,张嘉昕,宁晶.
就业与引智资源型城市人力资源开发中的两个难点问题[J]
.环渤海经济瞭望,2005,19(7):30-33.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7
1
王小平.
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与接续产业选择国内研究综述[J]
.商场现代化,2007(03X):239-240.
被引量:8
2
段江玲.
接续产业与克拉玛依的发展[J]
.边疆经济与文化,2007(5):4-5.
3
孙少岩,刘泽洋,王连忠.
以科技为主导的吉林省资源型城市接续产业发展探讨[J]
.工业技术经济,2011,30(6):53-58.
4
许俊杰,王志伟.
大兴安岭国有林区接续产业选择问题研究[J]
.林业经济问题,2011,31(2):95-97.
被引量:10
5
李建梅.
衡阳市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问题探讨[J]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理论),2012(6):6-6.
6
赵建英.
中国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研究回顾与展望[J]
.经济问题,2021(11):17-25.
被引量:16
7
张莹,陈涛峰,陈洪波,潘家华.
扶持政策对资源枯竭型城市高质量发展的促进效果[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2,32(5):46-56.
被引量:23
二级引证文献
56
1
田名川,李莹,王旭春.
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唐山模式[J]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22,40(4):120-125.
被引量:1
2
唐志强,王丁宏,亢凯.
资源枯竭型城市接续产业选择问题研究——以甘肃省白银市为例[J]
.甘肃社会科学,2009(6):141-144.
被引量:10
3
朱先奇,李鹏,史彦虎,郑劲栋.
区域转型发展与人才支撑复合系统协调性的实证研究——以山西转型发展为例[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27(11):56-60.
被引量:5
4
杨振超.
基于循环经济的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研究——以淮南市为例[J]
.资源与产业,2010,12(4):1-4.
被引量:10
5
周建发.
探究我国资源型城市面临的问题及可持续发展对策[J]
.企业导报,2011(20):11-12.
被引量:1
6
李明娟.
基于生态功能区建设的大兴安岭国有林区接续产业发展研究[J]
.林业经济,2012(4):89-92.
被引量:9
7
徐高福,方建华,徐晓明,方有亮,黄武祥,孙邦建.
国有林场发展接续替代产业的思考——以千岛湖区国有林场为例[J]
.中国林业经济,2012(2):16-19.
被引量:5
8
王曙光,杜宏颖.
促进黑龙江省生态主导型产业发展的财税政策研究[J]
.商业研究,2014(4):69-77.
被引量:2
9
张亚滨,高吾斌.
以平顶山为例研究成熟型资源城市主导产业转型的问题[J]
.煤矿现代化,2014,23(4):116-118.
10
张建奎,王美婷.
潍坊市滨海区经济发展人才支撑体系构建策略研究[J]
.潍坊学院学报,2015,15(6):111-114.
1
人行哈尔滨中心支行课题组,那洪生.
对黑龙江省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情况的调查[J]
.黑龙江金融,2006(5):37-38.
被引量:3
2
崔学敏,乔杰.
关于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调查[J]
.当代经济,2004,21(11):30-30.
被引量:1
3
刘晓红.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外包及对策分析[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28(9):118-121.
被引量:2
4
程亚军.
发展接续产业是资源型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J]
.资源.产业,2003,5(6):18-19.
被引量:3
5
高源.
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转型的实证研究[J]
.中国城市经济,2006(2):90-93.
被引量:4
6
吴宇晖,张嘉昕,宁晶.
就业与引智资源型城市人力资源开发中的两个难点问题[J]
.环渤海经济瞭望,2005,19(7):30-33.
被引量:1
7
吴宇晖,张嘉昕.
东北老工业基地资源型城市发展接续产业中人力资源开发研究[J]
.东北亚论坛,2005,14(2):73-76.
被引量:8
8
宋冬林,吴宇晖,张清明.
煤炭城市特殊就业再就业体系的探索[J]
.人口学刊,2005,27(4):39-42.
被引量:2
9
章嫣.
杭州市生活垃圾分类模式新探[J]
.城市管理与科技,2008,10(6):70-71.
被引量:1
10
辽宁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
本溪经济转型发展接续产业研究[J]
.辽宁经济,2004(12):10-12.
经济与管理研究
2005年 第1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