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求是》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4期34-35,共2页
二级引证文献26
-
1吴正红,燕新程.经济快速发展时期我国耕地保护的困境与出路[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46(6):54-61. 被引量:29
-
2王家庭,季凯文.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动力机制研究[J].城市问题,2008(8):9-13. 被引量:31
-
3杜国明,宋戈,李静.资源型城市土地的集约利用[J].城市问题,2009(5):23-26. 被引量:6
-
4郑新奇,邓红蒂,姚慧,曹银贵.中国设区市土地集约利用类型区划分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20(2):6-11. 被引量:36
-
5徐慧,黄贤金,姚丽,揣小伟,赵荣钦,高珊.江阴市电力行业用地集约利用评价[J].中国土地科学,2010,24(1):43-49. 被引量:13
-
6曹银贵,郑新奇,胡业翠.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以济南市为例[J].经济地理,2010,30(6):1016-1020. 被引量:46
-
7吴利,李兰.开发区耕地保护与城市用地的矛盾与协调[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5):108-110. 被引量:2
-
8孔凡文,郑文博,杨越.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内涵与评价指标的分析[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11(5):18-19. 被引量:2
-
9冯双丽.浅析我国新农村建设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商业文化(学术版),2008,0(11):276-277. 被引量:4
-
10魏海宁,郑新奇,刘玲玲,孙传谆.基于规划方案的港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以董家口港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4):21172-21174.
-
1徐伟声,王建龙,李江风.城市土地节约与集约利用研究——以武汉市为例[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5(1):52-56. 被引量:12
-
2盛佩服.土地节约和集约利用若干问题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4,26(23):28-29.
-
3张贵英,史晓堃.我省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影响因素分析[J].黑龙江国土资源,2008(4):37-37.
-
4王文泽,薛兴国.规划修编 从源头上保障土地节约和集约利用[J].重庆国土资源,2005(11):22-26.
-
5开拓创新 展望未来[J].江南论坛,2011(2).
-
6戴必蓉,杨子生.土地节约与集约利用的概念和内涵探析[J].全国商情,2010(7):119-120. 被引量:8
-
7乔地.河南:从“中国粮仓”到“国人厨房”[J].农家参谋·种业大观,2010,0(7):28-28.
-
8赵学军.对当前农村土地流转情况的调查与分析[J].科学之友(中),2011(8):130-132. 被引量:1
-
9张显庭.新时期福建省城乡规划中的土地节约与集约利用[J].四川建材,2016,42(8):74-75.
-
10沈彦.土地节约与集约利用评价研究——以湖南省为例[J].广东土地科学,2007,6(1):15-20.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