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由德治走向法德并举——湖湘文化实现当代转型的一个向度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传统湖湘文化中包含着丰富的德治思想,这些思想在一些湖湘文化的代表人物身上得到了相对集中的体现。但湖湘文化中的德治与今天的以德治国仍然有着本质的区别,湖湘文化要适应当代社会的发展,必须实现当代转型,这种转型的一个向度就是由传统德治文化向法德并举型文化转变。
作者
潘小刚
机构地区
湖南省社会科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研究所
出处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05年第12期61-63,共3页
Journal of Hu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关键词
湖湘文化
德治
法治
法德并举
分类号
G41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4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55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10
参考文献
7
1
郭树芹.
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文化意义[J]
.人大研究,2001(6):21-22.
被引量:1
2
权相佑.
理一分殊的内涵和周敦颐哲学思想[J]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23(1):24-26.
被引量:1
3
吴蓓蓓.
论张栻的德治思想[J]
.绥化师专学报,2002,22(2):24-26.
被引量:1
4
汤恩佳.
朱熹德治思想对“以德治国”方针的借鉴意义[J]
.韶关学院学报,2003,24(2):64-67.
被引量:1
5
王凤贤.
评王夫之伦理思想的时代特色[J]
.船山学刊,1997(2):6-10.
被引量:1
6
李德阳.
曾国藩的“德治”思想及其实践[J]
.湖南社会科学,2003(5):154-156.
被引量:2
7
龚虹波.
论传统德治政治文化的创造性转化[J]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2,15(2):95-98.
被引量:2
二级参考文献
24
1
包心鉴.
论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政治发展[J]
.政治学研究,1996(1):1-7.
被引量:15
2
潘小刚.
由德治走向法德并举——湖湘文化实现当代转型的一个向度[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5,26(12):61-63.
被引量:3
3
[3]论语.为政篇[M].北京:中华书局.1980.
4
[4]贞观政要(卷四)[M].北京:中华书局.1980.
5
汪丁丁.知识动力学与文化传统变革的三类契机[J].战略与管理,2001,(1).
6
罗国杰.法治与德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N].人民日报,2001-02-22.
7
[日]大木雅夫 丁南于译.《法治与德治:立宪主义的基础》[J].二十一世纪(香港),1998,.
8
黎庶昌.曾国藩年谱.
9
曾国藩.谕纪泽.
10
曾国藩全集,1994.
共引文献
2
1
吕稚知.
影响地方政府服务能力的行政文化因素分析[J]
.前沿,2009(9):22-25.
被引量:1
2
孙阳,王宁.
浅析曾国藩、李鸿章的为官之道[J]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5):82-84.
同被引文献
55
1
文选德.
麓山文化与湖湘文化[J]
.新湘评论,2007(6):42-45.
被引量:5
2
薛学共.
湖湘文化·毛泽东·军事家——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湖湘渊源[J]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2(2):9-13.
被引量:2
3
王毅.
冯子振与湖湘文化[J]
.湖湘论坛,2001,14(6):37-39.
被引量:1
4
宋光清.
论湖湘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J]
.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6(5):31-33.
被引量:6
5
丁平一.
试论湖湘文化的根本特性[J]
.求索,1998(5):86-89.
被引量:9
6
王兴国.
郭嵩焘与湖湘文化[J]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5,24(5):73-79.
被引量:6
7
杨金鑫.
王船山是湖湘学派承上启下的关键人物[J]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5,24(5):80-83.
被引量:3
8
陈碧华.
初论湖湘传统健身文化[J]
.体育文化导刊,2004(8):79-80.
被引量:4
9
陈潭,易丹妮.
湖湘文化与湖南区域政治传统论析[J]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3):5-10.
被引量:6
10
张永堂.
方以智与湖湘文化[J]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8(6):20-31.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3
1
李军林,杨文军.
近十年湖湘文化研究述评[J]
.船山学刊,2010(2):35-39.
被引量:8
2
汤恩佳.
朱熹德治思想对“以德治国”方针的借鉴意义[J]
.韶关学院学报,2003,24(2):64-67.
被引量:1
3
李德阳.
曾国藩的“德治”思想及其实践[J]
.湖南社会科学,2003(5):154-156.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10
1
潘小刚.
由德治走向法德并举——湖湘文化实现当代转型的一个向度[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5,26(12):61-63.
被引量:3
2
罗兵,罗星星.
衡阳历史文化名城形象构建与传播[J]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32(5):96-98.
3
戴雪蕾,罗素.
试论近代湖湘文化的开端[J]
.理论观察,2012(4):105-106.
被引量:1
4
段庆华.
开设湖湘本土开放教育工商管理专业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J]
.科教文汇,2013(16):53-54.
5
孙阳,王宁.
浅析曾国藩、李鸿章的为官之道[J]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5):82-84.
6
赵本纲.
湖湘文化在湖南高校学生社会实践中的传承与发展[J]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2014,16(2):34-37.
被引量:3
7
郭本伟.
融湖湘文化于湖南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研究[J]
.商情,2014,0(46):115-115.
8
毕彩云.
青年毛泽东思想探索的“实践”特征[J]
.毛泽东研究,2017(6):83-91.
9
谢瑶,鲁涛.
翦伯赞与湖湘文化[J]
.文教资料,2019,0(30):75-77.
10
万光荣,张青.
湖湘文化研究(1992—2021)热点、趋势和展望: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分析[J]
.怀化学院学报,2023,42(1):109-114.
被引量:1
1
鲁洁.
人对人的理解:道德教育的基础——道德教育当代转型的思考[J]
.教育研究,2000,21(7):3-10.
被引量:312
2
冯建军,王庆文.
从“工具论”到“主体论”——道德教育理论的当代转型[J]
.现代教育论丛,2002(1):10-14.
3
胡天生.
青年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思考[J]
.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02(4):60-61.
被引量:2
4
余雪冰,尹娟.
学校运作方式的当代转型[J]
.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2):123-125.
5
教育资源协同[J]
.现代教学,2016,0(3):9-13.
被引量:1
6
刘兴翠.
“心”“法”“德”并举,育时代新人——“身心健康”“、遵纪守法”与“道德完美”教育的关系[J]
.基础教育研究,2006(2):12-13.
被引量:2
7
邓美林.
试论高校专业写生中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要点[J]
.现代妇女(理论前沿),2015,0(2):114-114.
8
王锦飞.
思政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教学实施策略[J]
.教学月刊(中学版)(政治教学),2017(1):13-15.
被引量:2
9
蒙金含.
“有教无类”思想再探[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8,19(S1):119-121.
被引量:3
10
李灿.
孔子与苏格拉底思想的比较[J]
.科教导刊(电子版),2014(12):5-5.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05年 第1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