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河南国土资源》
2005年第12期6-7,共2页
Henan Land & Resources
同被引文献37
-
1沈满洪,陆菁.论生态保护补偿机制[J].浙江学刊,2004(4):217-220. 被引量:121
-
2熊鹰,王克林,蓝万炼,齐恒.洞庭湖区湿地恢复的生态补偿效应评估[J].地理学报,2004,59(5):772-780. 被引量:155
-
3王海涛.补偿神农架[J].瞭望,2004(40):41-42. 被引量:2
-
4徐正春,王权典.我国生态公益林补偿的法律制度构造及实施机制创新——兼析广东省相关政策与立法实践[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4):38-42. 被引量:12
-
5杜群.生态补偿的法律关系及其发展现状和问题[J].现代法学,2005,27(3):186-191. 被引量:146
-
6金蓉,石培基,王雪平.黑河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及效益评估研究[J].人民黄河,2005,27(7):4-6. 被引量:34
-
7高金龙.流域生态效益补偿与循环经济理念的创新思考——来自江西省东江源头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启示[J].江西社会科学,2005,25(10):143-146. 被引量:6
-
8陈丹红.构建生态补偿机制 实现可持续发展[J].生态经济,2005,21(12):48-50. 被引量:15
-
9秦鹏.论我国区际生态补偿制度之构建[J].生态经济,2005,21(12):51-53. 被引量:26
-
10曹光辉.关于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思考[J].决策导刊,2005(12):20-21. 被引量:5
二级引证文献14
-
1欧阳昊.东江源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措施初探[J].水文,2009,29(S1):128-130. 被引量:3
-
2郭杰忠.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互动关系探析[J].江西社会科学,2008,28(6):13-17. 被引量:23
-
3黄毓哲.江西东江源生态补偿机制的思考[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7(4):130-132. 被引量:5
-
4汤明,钟丹,陶春元.鄱阳湖区生态补偿问题初探[J].生态经济(学术版),2009(1):401-402. 被引量:9
-
5郭梅,彭晓春,滕宏林.东江流域基于水质的水资源有偿使用与生态补偿机制[J].水资源保护,2011,27(3):86-90. 被引量:11
-
6高志坚,钟小金,刘军.关于建立东江源区生态补偿的一些思考[J].水利发展研究,2011,11(12):40-43. 被引量:1
-
7张凤成.楚雄市城市水源地生态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林业建设,2012(6):24-29. 被引量:3
-
8郭梅,许振成,夏斌,张美英.跨省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创新——基于区域治理的视角[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13,29(4):541-544. 被引量:8
-
9刘琦.少数民族农业生态补偿制度优化与完善[J].贵州民族研究,2018,39(9):9-12. 被引量:2
-
10姜宝良,李腾超,梁丽丽,余晨,张石磊.许昌市麦岭应急备用水源地开发利用及存在的问题[J].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37(5):58-62. 被引量:8
-
1郭林涛.先进制造业:河南崛起的新力量[J].决策探索,2014(17):19-19.
-
2蔡德奇.关于统筹城乡发展和统筹区域发展[J].发展研究,2004,21(6):5-9. 被引量:7
-
3吕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启示[J].当代江西,2008,0(10):45-46.
-
4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贵州省水利建设三大会战实施方案(2013-2020年)的批复[J].贵州省人民政府公报,2014,0(1):41-41.
-
5王德福.珍惜国土资源[J].乡音,2001,0(10):14-15.
-
6朱桂香.河南应加快建立生态补偿机制[J].创新科技,2005(9):26-27. 被引量:1
-
7徐鸣.推动江苏现代农业建设迈上新台阶[J].唯实,2015,0(1):4-6. 被引量:7
-
8张治良.福建省耕地占补平衡保障机制研究[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8(4):32-34. 被引量:1
-
9杨冬生.当前我省国土资源管理形势、任务和对策[J].资源与人居环境,2014,0(11):6-10. 被引量:3
-
10河北省国土资源基本省情[J].河北国土资源,2001,0(4):7-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