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治”:道家研究的新视野——评商原李刚博士的《道治与自由》
被引量:1
出处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4期F0003-F0003,共1页
Journal of Chang'an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同被引文献17
-
1高力克.孙中山自由观的逻辑矛盾[J].广州研究,1988(8):62-67. 被引量:2
-
2储昭华.儒家文化的自由精神究竟何在——兼论儒家自由主义如何可能[J].江海学刊,2004(4):53-57. 被引量:3
-
3石元镐.胡适自由观的特征与演变[J].中国哲学史,2004(4):109-115. 被引量:1
-
4刘岳兵.从儒家思想看中江兆民自由主义的“东洋性格”[J].哲学研究,2002(12):56-59. 被引量:2
-
5高玉.从个体自由到群体自由——梁启超自由主义思想的中国化[J].学海,2005(1):5-13. 被引量:8
-
6王人博.庶民的胜利——中国民主话语考论[J].中国法学,2006(3):30-45. 被引量:23
-
7赖功欧.道德个体与契约个体——中西思想比较视阈中的“儒家与自由主义”[J].江西社会科学,2010,30(8):45-54. 被引量:5
-
8冯溪屏,彭毅力.老子“道法自然”思想的缘起——兼论《道德经》政治自由的双向建构[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31(11):81-86. 被引量:4
-
9刘海洋.胡适自由主义的来源及基本内涵[J].学理论,2012(20):34-35. 被引量:2
-
10颜德如.严复翻译之评析:以孟德斯鸠《法意》首段为例[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11):77-81. 被引量:3
-
1书讯[J].中国哲学史,2005(3):46-46.
-
2赵振宇.学术研究要关注和促进社会发展--写在《程序的监督与监督的程序》出版之际[J].新闻记者,2008(4):93-95.
-
3谢海.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 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J].前进,2007(12):18-20.
-
4周振国.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 推进高等教育事业发展[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11):7-8. 被引量:1
-
5曹蓉.省级统战系统编志人员接受培训[J].四川统一战线,1994,0(1):30-30.
-
6速览[J].中国消防,2014,0(9):4-4.
-
7熊铁基.感谢与说明——对《中国老学史》批评的回应[J].学术界,2001(1):134-136.
-
8国际关系学院发布《中国国家安全研究报告(2014)》蓝皮书[J].中国信息安全,2014(6):21-21.
-
9拉尔夫.兰斯基,田建设.联邦德国的法律图书馆体系[J].比较法研究,2004,18(6):141-151.
-
10巴立.觸沙庫,言慧.泰国的研究机构[J].东南亚研究,1966(1):77-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