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浅析企业家人力资本形成的意识形态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传统人力资本理论及企业家理论中对意识形态的忽视,使许多关于企业家人力资本的现实问题缺乏有力的解释。本文在回顾相关理论的基础上,阐释了将意识形态纳入企业家人力资本研究的必要性,构建了一个企业家人力资本形成的意识形态的理论框架。
作者
吴小立
机构地区
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出处
《财会月刊(中)》
2006年第1期18-19,共2页
finance and accounting monthly
关键词
企业家
人力资本
意识形态
理论框架
分类号
F240 [经济管理—劳动经济]
F272.91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9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6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1
1
罗必良.
学习机制、意识形态与社会经济发展[J]
.广东社会科学,2002(1):71-76.
被引量:7
二级参考文献
9
1
杨雪冬.
论意识形态与经济增长[J]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996(2):12-18.
被引量:37
2
DC诺斯.《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M].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
3
林毅夫.《关于制度变迁的经济学理论:诱致性变迁与强制性变迁》[A]..《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C].上海三联书店,1991..
4
P.科斯洛夫斯基 王彤译.《资本主义的伦理学》[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5页.
5
D.C.诺斯:《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上海三联书店1991年版.
6
T.埃格特森:《新制度经济学》,商务印务馆1996年版.
7
K.J.Arrow:"The limits of organization",New York:W.W.Norton.1974.
8
M.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上海三联书店1995年版.
9
M.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北京三联书店,1987年版.
共引文献
6
1
吴小立,吕秉梅.
西方人力资本理论的回顾与再思考——兼议人力资本的意识形态研究的重要性[J]
.滁州学院学报,2006,8(5):15-17.
2
吴小立.
从企业家人格解读企业家人力资本投资[J]
.华东经济管理,2007,21(5):133-135.
被引量:1
3
吴小立.
企业家人格特质与人力资本——基于珠三角企业家的实证研究[J]
.经济问题,2007(7):74-76.
被引量:3
4
吴小立.
基于意识形态技术效能的企业家人力资本形成[J]
.改革与战略,2007,23(7):51-54.
5
郭敬生.
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新制度经济学分析[J]
.宁夏党校学报,2011,13(4):94-97.
6
罗海平.
特区模式下改革家的转型学习及学习效应[J]
.税务与经济,2015(1):1-7.
同被引文献
6
1
舒尔茨.人力投资[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0..
2
Terry Eagleton.Ideology:an introduction.London:Verso,1991.1-2.
3
贝克尔.人力资本--特别是关于教育的理论与经验分析[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
4
Michael,L Karz,Harvey,S Rosen.Microeconomics[M].the McGraw-Hill companies,1998.
5
Henry Etzkowitz,et al.The Future of the University and the Evolution of Ivory Tower to Entrepreneurial Paradigm.Research Policy,2000,(29):313.
6
罗必良.
学习机制、意识形态与社会经济发展[J]
.广东社会科学,2002(1):71-76.
被引量:7
引证文献
1
1
吴小立.
基于意识形态技术效能的企业家人力资本形成[J]
.改革与战略,2007,23(7):51-54.
1
董小安.
我国人力资本形成的障碍与对策[J]
.江苏企业管理,2001(6):21-21.
2
戴秋霞.
从人力资本形成视角看人力资源的管理[J]
.湖南社会科学,2004(2):85-87.
被引量:6
3
黄静,俸越.
调整财税政策 促进科技进步及人力资本形成[J]
.涉外税务,2010(12):22-25.
4
都英涛.
浅议战略成本管理[J]
.现代商业,2008(24):92-92.
被引量:2
5
李长安.
企业家人力资本形成的途径[J]
.现代企业,2005(1):45-46.
6
蔡华珍.
现代企业如何强化应收账款的风险管理[J]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4,0(10):141-142.
7
李新春,王珺,丘海雄,张书军.
企业家精神、企业家能力与企业成长——“企业家理论与企业成长国际研讨会”综述[J]
.经济研究,2002,37(1):89-92.
被引量:65
8
胡孝德.
关于“人力资本”研究的几个问题[J]
.商业研究,2006(9):126-130.
被引量:5
9
安秀芳,凌云.
职业教育:我国人力资本形成的重要途径[J]
.职教通讯(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6,21(8):14-16.
被引量:4
10
夏良玉.
福建人力资本投资现状与对策(续)[J]
.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4):31-32.
财会月刊(中)
2006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