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式保护框架 被引量:75

The Protection Frame with exploitation of Immaterial Culture Legacy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鉴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殊性,单纯的记录、保存和隔离的做法,不能有效地保护。本文提出引进旅游市场机制,调动政府、商家、学者和文化主体的积极性,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现实生活中找到生存的土壤。 based on the particularity of immaterial culture legacy, simple methods as record, preservation and isolation couldn't make the most of protection. This article puts forward that the system for tourism market should be introduced, and the enthusiasm of govemment, enterprises, scholars and cultural subjects should be activated, thus the immaterial culture legacy can be existed in realism.
作者 徐赣丽
出处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73-180,共8页 GUANGXI ETHNIC STUDIES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旅游开发 保护 immaterial culture legacy exploitation for tourism protection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4

二级参考文献15

  • 1周星.旅游产业给少数民族社会带来了什么?[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1(5):66-70. 被引量:13
  • 2陈南江 吴月照.略述民俗文化的旅游开发[J].特区理论与实践,1998,(5).
  • 3.《辞海》(上)[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年.第504页.
  • 4龙胜县志编纂委员会.《龙胜县志》[M].上海:辞书出版,1983年.第116页.
  • 5国家旅游局资源开发司和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1992..
  • 6龙叶先.《试论苗族非旅游区服饰文化的保护》[A]..《文化遗产与民族服饰学术研讨会会议文集》[C].,2004年11月.第212页.
  • 7周星.《旅游产业与少数民族的文化展示》[A].横山广子.《中国各民族文化的动态和有关国家的人类学研究》[C].日本国立民族学博物馆,2001..
  • 8董晓萍."民俗学概论"上课讲义[Z].,2004年2月26日..
  • 9《龙脊精神》[J].龙脊之声,2004,:1-1.
  • 10高丙中.《民间的仪式与国家的在场》[A].郭于华.《仪式与社会变迁》[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第324-325页.

共引文献227

同被引文献710

引证文献75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