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国内外脱氧剂概述
被引量:
12
General description of deoxidants at home and abroad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介绍了氧在某些化工工艺中的危害,叙述了国内外常用贵金属系列、铜系、镍系、锰系脱氧剂的脱氧原理,制备方法,常用脱氧剂型号,特点及在化肥行业用于全低变工艺中耐硫脱氧剂的研究及脱氧剂目前研发进展。
作者
冯续
黄琼
机构地区
北京三聚环保新材料有限公司
出处
《化学工业与工程技术》
CAS
2005年第6期1-5,共5页
Journal of Chemical Industry & Engineering
关键词
脱氧
贵金属脱氧剂
镍系脱氧剂
铜系脱氧剂
耐硫脱氧
进展
分类号
TQ440.4 [化学工程—化学肥料工业]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3
参考文献
11
共引文献
45
同被引文献
113
引证文献
12
二级引证文献
47
参考文献
11
1
张毓明.
聚丙烯原料净化技术及其工业应用[J]
.工业催化,2004,12(2):20-24.
被引量:18
2
化学工业出版社组织编写.新领域精细化学品[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
3
周学良.催化剂[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
4
李速延.[D].西安:西北化工研究院,1998.
5
李景芝,梁艳萍,宫润娥,黄秀敏,张俊香.
聚烯烃生产工艺用脱氧剂的工业应用[J]
.低温与特气,1997,15(1):52-52.
被引量:2
6
刘伟华,张同来,于仁光,张哲.
硫含量对钴钼型耐硫脱氧剂的脱氧活性影响[J]
.精细石油化工进展,2003,4(8):22-24.
被引量:4
7
刘伟华,苏旭,靳居明,张哲.
钴-钼型耐硫脱氧剂的研制[J]
.精细石油化工进展,2004,5(1):50-53.
被引量:9
8
周红军,张文慧.
脱氧剂综述[J]
.化工催化剂及甲醇技术,2000(5):107-108.
被引量:2
9
张俊香 李景芝 梁艳辉.一种钯/氧化锰脱氧剂[P].中国专利:1070128A..
10
宋兴福,万江,汪瑾,于建国.
Co-Mo/γ-Al_2O_3非贵金属高效脱氧催化剂的研究[J]
.工业催化,2004,12(8):46-49.
被引量:17
二级参考文献
13
1
张毓明.
常温氧化锌精脱硫技术的新进展[J]
.氮肥技术,1996,25(1):38-41.
被引量:2
2
王志平,陈齐.
脱除丙烯中微量羰基硫的方法[J]
.石油化工,1993,22(3):191-194.
被引量:4
3
孔照荣.
气体纯化技术进展[J]
.低温与特气,1994,12(1):5-12.
被引量:9
4
雷浩,于建国,何元,沈才大.
HSD型高效耐硫脱氧剂的研究[J]
.工业催化,1994,2(4):26-30.
被引量:9
5
张毓明.石油化工用脱毒剂浅谈[R].全国制氢技术年会,1999..
6
李小定.
脱氧催化剂的研究、工业应用及发展趋势[J]
.湖北化工,1997,14(2):2-4.
被引量:10
7
刘英骏,唐有祺.
X光衍射相定量外推法测定活性组分在载体表面的分散阈值[J]
.化学通报,1990(10):39-41.
被引量:5
8
路春荣,李芳玲,宋晓军.
耐硫变换催化剂失活原因综述[J]
.化肥工业,1999,26(6):9-12.
被引量:6
9
张文慧,刘国辉,周红军.
脱氧剂概述[J]
.山东化工,2000,29(4):22-23.
被引量:9
10
范震宇,周凤琴,赵素芳,张方东.
新型高效脱氧剂的工业应用[J]
.内蒙古石油化工,2001,27(1):112-115.
被引量:13
共引文献
45
1
徐学林,张钦辉,于建国.
Co-Mo脱氧催化剂的制备及结构表征[J]
.工业催化,2005(z1):445-448.
2
景晓燕,葛强,邹朋辉.
脱氧剂的研究现状[J]
.应用科技,2005,32(8):62-64.
被引量:5
3
陈得文,张宝泉,顾惠新,高玉林.
丙烯精制系统的改造[J]
.石化技术与应用,2005,23(6):453-455.
被引量:8
4
刘华伟,胡典明,孔渝华.
气体净化脱氧剂研究进展[J]
.广东化工,2006,33(4):6-8.
被引量:7
5
王志成.
M18甲醇汽油燃料技术研究[J]
.化学工程师,2006,20(6):53-55.
被引量:12
6
高胜国,孙根党,张小水,陈艳春.
抗H_2S毒化的载体催化元件[J]
.计测技术,2006,26(B09):70-71.
7
周立群,许艺,王玉.
除氧技术综述[J]
.精细石油化工进展,2006,7(10):51-56.
被引量:10
8
刘华伟,胡典明,孔渝华.
气体净化脱氧剂研究进展[J]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2006,31(6):56-59.
被引量:11
9
吴晓军,桂建舟,王利,王阔,孙兆林,宋丽娟.
气体脱氧方法与应用[J]
.工业催化,2008,16(2):8-11.
被引量:15
10
冯续.
聚丙烯工艺中原料丙烯的净化[J]
.化学工业与工程技术,2008,29(4):48-53.
被引量:23
同被引文献
113
1
徐贤伦,马军,汤爱华,谭淑凤,安立敦.
合成气脱氧催化剂及净化工艺研究[J]
.工业催化,1993,1(3):3-12.
被引量:18
2
宋兴福,万江,汪瑾,于建国.
Co-Mo/γ-Al_2O_3非贵金属高效脱氧催化剂的研究[J]
.工业催化,2004,12(8):46-49.
被引量:17
3
张俊香,李景芝,梁艳萍.
气体纯化用脱氧剂和催化剂[J]
.低温与特气,1994,12(1):51-54.
被引量:10
4
纵秋云,余汉涛,陈一屏.
耐硫变换催化剂脱氧性能研究[J]
.中氮肥,2005(4):1-5.
被引量:4
5
唐有祺,谢有畅,桂琳琳.
氧化物和盐类在载体表面的自发单层分散及其应用[J]
.自然科学进展(国家重点实验室通讯),1994,4(6):642-652.
被引量:56
6
杨学仁,郑质文,辛采芬.
无氢脱氧催化剂制备高纯气及保护气[J]
.洁净与空调技术,1995(1):7-11.
被引量:13
7
沈志虹,潘惠芳,徐春生.
镁对γ-Al_2O_3表面酸性及积炭性能的影响[J]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19(3):79-82.
被引量:12
8
逯云峰,孙国文,蒋荣.
聚丙烯原料杂质对聚合的影响及净化技术的发展[J]
.四川化工,2005,8(6):24-27.
被引量:28
9
刘华伟,胡典明,孔渝华.
气体净化脱氧剂研究进展[J]
.广东化工,2006,33(4):6-8.
被引量:7
10
巩志坚,田原宇,李文华,徐振刚.
不同方法制备羟基氧化铁的脱硫活性研究[J]
.煤炭转化,2006,29(3):71-74.
被引量:5
引证文献
12
1
吴晓军,桂建舟,王利,王阔,孙兆林,宋丽娟.
气体脱氧方法与应用[J]
.工业催化,2008,16(2):8-11.
被引量:15
2
王天元,王国兴,张先茂,王泽.
新型铁钙脱氧剂性能研究[J]
.工业催化,2008,16(7):36-38.
3
冯续.
聚丙烯工艺中原料丙烯的净化[J]
.化学工业与工程技术,2008,29(4):48-53.
被引量:23
4
舒欣,刘华伟,刘应杰,胡典明,孔渝华.
贵金属在脱氧剂中的应用与研究[J]
.贵金属,2009,30(1):74-77.
被引量:6
5
马超,孙建国,姜维珍,马祖玲,胡萌.
铁系脱氧剂在出口包装花生中的应用[J]
.食品研究与开发,2013,34(22):81-83.
被引量:2
6
文松,柴晓伟,姜杰.
工业混合气脱氧剂的研究[J]
.盐业与化工,2015,44(3):10-14.
被引量:1
7
文松,柴晓伟,姜杰.
工业混合气脱氧剂研究现状[J]
.工业催化,2015,23(3):167-171.
被引量:3
8
刘应杰,刘华伟,钱胜涛,王先厚,孔渝华.
TO-3催化剂对合成气中高含量氧的脱除[J]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2016,41(1):58-60.
9
王天元,王泽,张先茂,王国兴.
脱氧脱硫双功能精脱硫剂的研制及工业应用[J]
.广州化工,2017,45(11):77-79.
10
吴熠,肖菲,杜霞茹,李宏涛,侯蕾,徐卫,刘振峰.
非贵金属催化剂在含乙烯合成气中的脱氧性能[J]
.工业催化,2019,27(5):73-75.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47
1
高春娟,王俐聪,刘骆峰,张雨山.
硅胶负载交联壳聚糖树脂的制备及吸附性能[J]
.化学工业与工程,2010,27(2):132-137.
被引量:6
2
黄波.
9801型常温液相脱砷剂的开发和应用[J]
.工业催化,2010,17(8):68-69.
3
吕顺丰,殷大斌,黄凤兴,朱宇飞,秦燕璜,王世亮.
BC-DE乙烯脱氧剂工业侧线试验[J]
.石油化工,2010,39(9):1032-1035.
被引量:1
4
黄波.
9801型脱砷剂在聚丙烯装置中的应用[J]
.气体净化,2010,10(4):9-11.
5
李秋英,王莉,巨永林.
含氧煤层气的液化及杂质分离[J]
.天然气工业,2011,31(4):99-102.
被引量:12
6
詹俊荣,罗勇,叶丽萍,李建龙,吴向阳.
催化氧化脱除烯烃中微量一氧化碳的催化剂进展及机理探讨[J]
.化工进展,2011,30(11):2424-2432.
被引量:14
7
王树立.
JX系列脱硫剂在丙烯精制上的应用[J]
.石油化工设计,2011,28(3):33-34.
被引量:1
8
王树立.
用PG型催化剂生产聚丙烯[J]
.合成树脂及塑料,2012,29(2):45-47.
被引量:2
9
陈松,孙姝琦,张颖.
GC(SCD)快速分析聚合级丙烯中的硫醇、硫醚[J]
.分析仪器,2012(2):30-32.
被引量:4
10
彭新,杨义生.
好“炉”出好“钢”:上海石化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培养青年干部的情况调查[J]
.支部生活(上海),2000(1):20-21.
1
苑慧敏,张志翔,王凤荣,张忠涛.
铜系中温变换催化剂工艺条件研究[J]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2014,39(1):55-56.
被引量:2
2
康慧敏,张聚华,赵九生.
母体相组成对Co低变铜系催化剂性能的影响[J]
.天津大学学报,1991,24(4):70-75.
被引量:2
3
铜系-氧化碳低温变换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用途[J]
.石油化工,2004,33(8):787-787.
4
施翔宇.
活化及反应条件对镍系苯加氢催化剂性能的影响[J]
.工业催化,2013,21(3):45-49.
5
郭世永,陈家骅.
活性碳纤维净化NO实验研究(Ⅱ)──铜系、钾系催化剂[J]
.新疆工学院学报,1998,19(4):275-278.
被引量:4
6
刘伟华,苏旭,靳居明,张哲.
钴-钼型耐硫脱氧剂的研制[J]
.精细石油化工进展,2004,5(1):50-53.
被引量:9
7
刘光龙,郭俭.
不同助剂对铜系加氢催化剂的影响研究[J]
.化工管理,2016(29).
8
煤层气脱氧新技术填补国际空白[J]
.中国煤层气,2010(4):44-44.
9
我国低质煤层气富集组合技术应用获重大突破[J]
.中国电力,2010,43(10):15-15.
10
陈耀壮,李洁,赵国强,雷菊梅,赵英.
高效锰系脱氧剂的研制及性能测试[J]
.工业催化,2013,21(10):36-40.
被引量:4
化学工业与工程技术
2005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