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57-160,共4页
Marxism & Reality
同被引文献10
-
1爱德华.萨伊德,谢少波.文化与帝国主义[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1999,51(4):50-55. 被引量:90
-
2马克.华伦,孙亮.协商性民主[J].浙江社会科学,2005(1):14-27. 被引量:50
-
3陈剩勇.协商民主理论与中国[J].浙江社会科学,2005(1):28-32. 被引量:252
-
4徐绍刚.浅谈当代中国的文化安全问题[J].新视野,2002(4):35-37. 被引量:22
-
5林尚立.协商政治:对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一种思考[J].学术月刊,2003,35(4):19-25. 被引量:415
-
6王金红.协商政治与中国政治文明建设[J].唯实,2004(2):44-48. 被引量:44
-
7贾建芳.转轨中的中国政治走向:善治与增量民主——访俞可平研究员[J].科学社会主义,2004(1):3-7. 被引量:24
-
8周淑真.论政治文明建设中的政党制度建设[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4,18(2):53-59. 被引量:17
-
9陈家刚.协商民主引论[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4,56(3):26-34. 被引量:338
-
10马修·费斯廷斯泰因,王勇兵.协商、公民权与认同[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4,56(3):44-52. 被引量:28
二级引证文献11
-
1王庆兵.协商民主与政党制度[J].学术探索,2007(3):11-15. 被引量:12
-
2童庆平,齐卫平.论近年来我国协商民主研究[J].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9(3):73-77.
-
3何卫星.论协商民主对我国政治发展的重要启示[J].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6(3):101-103.
-
4孙照红.国内协商民主理论研究综述[J].岭南学刊,2008(6):90-93. 被引量:4
-
5李强彬.我国协商民主研究进展与展望[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9(2):36-39. 被引量:2
-
6闫岩峰.论协商民主是中国特色民主政治的重要形式[J].大众商务(下半月),2009(10):248-248.
-
7杨爱珍.提升双月座谈会的水平 夯实和扩大多党合作的基础[J].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2,10(4):14-18. 被引量:1
-
8熊必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视野下的多党合作制度研究[J].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4(4):40-46.
-
9张文岩.协商民主视角下的当代中国社会利益整合研究[J].兰州学刊,2015(11):115-120.
-
10杨爱珍.政党协商:国家治理的制度逻辑析说[J].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6(2):21-29. 被引量:11
-
1《马克思主义研究》2000年总目录[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1(2):94-96. 被引量:1
-
2《理论视野》2004年第1—6期总目录[J].理论视野,2004(6):48-48.
-
3《马克思主义研究》2004年总目录[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5(1):95-96. 被引量:1
-
4《马克思主义研究》2010年总目录[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0(12):161-166.
-
5《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1年总目录[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1(12):82-85.
-
62006年《马克思主义与现实》总目录[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6,58(6):188-192. 被引量:3
-
7《马克思主义研究》2005年总目录[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5(6):93-96. 被引量:1
-
8《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1年总目录[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1,63(6):203-208.
-
9第1—9期总目录[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1992,44(4):124-130.
-
10《马克思主义研究》2001年总目录[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2(1):93-96.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