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如何开展新农村建设
被引量:
2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早在20世纪30年代,中国的晏阳初、梁漱溟、陶行知等曾通过平民教育搞乡村建设。毛泽东主席在解放初期以及后来也多次提出建设新农村。现阶段,推进新农村建设任务极为艰巨,建设内容多、需要时间长,不是一届政府或一任领导能完成的,因此,切忌将新农村建设搞成政治运动,更不能搞成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
作者
马晓河
机构地区
国家发改委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
出处
《决策》
2006年第1期50-51,共2页
Decision-Making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20世纪30年代
形象工程
乡村建设
平民教育
解放初期
政治运动
晏阳初
梁漱溟
陶行知
分类号
F327.55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F832.33 [经济管理—金融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27
引证文献
21
二级引证文献
69
同被引文献
127
1
葛孚桥.
新农村建设的经验、问题及其启示——广东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百村调查”后的思考[J]
.中国农村经济,2007(S1):35-39.
被引量:8
2
娜仁其木格.
内蒙古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经济建设的现状与思路[J]
.畜牧与饲料科学,2008,29(1):61-63.
被引量:13
3
严晓萍.
新农村建设中农民平等问题[J]
.河北学刊,2007,27(6):79-82.
被引量:2
4
李强.
中国大陆城市农民工的职业流动[J]
.社会学研究,1999(3):95-103.
被引量:230
5
李韶杰,万桃涛.
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权益保障问题探析[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0,32(S1):42-43.
被引量:4
6
石磊.
寻求“另类”发展的范式——韩国新村运动与中国乡村建设[J]
.社会学研究,2004(4):39-49.
被引量:69
7
应晖.
BOT项目:基础设施领域融资的有效途径[J]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4(5):36-37.
被引量:2
8
张俊生,王泽凯.
对东胜区退耕还林工程补助期满后农民生计问题的思考[J]
.内蒙古林业,2005(4):11-11.
被引量:4
9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课题组.
失地农民“生计可持续”对策[J]
.科学咨询,2005(02S):20-22.
被引量:25
10
王大勇,焦雷.
我国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J]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6):21003-21005.
被引量:12
引证文献
21
1
郑中华.
安徽省新农村建设路径浅析[J]
.乡镇经济,2007,23(1):24-27.
被引量:1
2
郑中华.
关于安徽省新农村建设的思考[J]
.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5(4):6-7.
被引量:1
3
郭杰忠,黎康.
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理论研究综述[J]
.江西社会科学,2006,26(6):217-225.
被引量:40
4
张贡生.
关于工业反哺农业的政策选择问题[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7,29(1):61-66.
被引量:5
5
李茜,毕如田.
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最想做的事情——基于山西省西北四县农民的调查[J]
.山西农经,2007(1):52-55.
6
李茜,毕如田.
新农村建设中农民生计问题的调查与思考[J]
.中国农学通报,2007,23(5):509-514.
被引量:5
7
曹俊杰.
新农村建设中的认识误区剖析[J]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3(3):11-15.
被引量:2
8
杨天一.
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几点思考[J]
.特区经济,2007(10):134-135.
被引量:1
9
曾光顺.
创新与可持续发展[J]
.现代经济(现代物业下半月),2007,6(9):45-46.
被引量:1
10
李茜,毕如田.
新农村建设中环境公共物品的实证分析——以山西西北四县16个乡镇为例[J]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374-376.
二级引证文献
69
1
李亚.
中国新农村建设模式研究综述[J]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0(6):107-107.
被引量:6
2
严小莲,曾青云.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农村新教育建设[J]
.江西社会科学,2006,26(10):202-205.
被引量:2
3
陆莉萍.
论转型期西北地区农民消费观的变化[J]
.江西社会科学,2007,27(3):209-211.
被引量:7
4
樊雅强,陈洪生.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乡村治理理论与实践[J]
.江西社会科学,2007,27(3):227-234.
被引量:18
5
李长健,李伟,薛报春.
我国农民权益保护与农村社区发展基本法律问题研究综述[J]
.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22(3):48-51.
被引量:5
6
黎逸科,曾宪川,梁少华.
阳东县平地村新农村规划的实践与探索[J]
.城市规划,2007,31(4):92-96.
被引量:4
7
田亚平,李虹,李超文.
新农村建设的村级评价指标体系——以湖南省衡南县工联村为例[J]
.经济地理,2007,27(3):366-369.
被引量:34
8
张贡生.
东中西部地区农村居民收入比较研究[J]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0(3):25-28.
被引量:5
9
张俊.
新乡村建设的基本问题[J]
.时代建筑,2007,50(4):6-9.
被引量:4
10
朱瑞海.
荆州市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策分析[J]
.现代商业,2007(23):198-198.
1
葛志华.
从新农村到新国家[J]
.江海纵横,2008(3):28-30.
2
崔义中,李勇,王颖超.
借鉴晏阳初经验 推进新农村建设[J]
.未来与发展,2008,29(3):74-77.
3
钱理群.
平民教育--让知识分子成为人民的知识分子[J]
.新华月报,2015,0(19):28-30.
4
程贵林.
论陶行知的创新思想[J]
.创新科技,2013,13(10):24-25.
5
张再为.
怀念陶行知先生[J]
.重庆陶研文史,2009(4):36-36.
6
黄河.
晏阳初与“定县实验”[J]
.广东合作经济,2014(6):9-12.
7
黄志友,史淑俏.
乡建档案(二)爱故乡大事记(2012—2015)[J]
.新华月报,2015,0(17):39-39.
8
冯杰.
晏阳初为定县乡村建设四次赴美募捐考略[J]
.史学月刊,2009(7):131-134.
被引量:1
9
平民教育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研讨会掠影——德胜——鲁班(休宁)木工学校[J]
.爱满天下,2007,0(5):2-2.
10
葛志华.
韩国“新村运动”的启示[J]
.中国农业综合开发,2006(4):55-56.
决策
2006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