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数据》
2005年第12期56-57,共2页
DATA
共引文献25
-
1严小庆.透视网络民主的有限性[J].长白学刊,2002(2):18-21. 被引量:23
-
2李招忠.电子政府研究综述[J].图书与情报,2005(1):18-22. 被引量:9
-
3李宁.浅析新时期网络政府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32(1):92-95.
-
4蒋若凡,张正亦.对电子政府与服务型政府一体化推进的三维度阐释[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20(9):111-114.
-
5我国签署《制止核恐怖行为国际公约》[J].决策探索,2005(10):90-90.
-
6丁光勋.电子政务环境下档案信息资源服务的内容及其作用[J].档案学通讯,2005(6):34-37. 被引量:8
-
7陈琪.论电子治理理念与实践导引下的“政府再造”[J].安康师专学报,2006,18(1):35-37.
-
8冯惠玲.档案信息资源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综合贡献力[J].档案学研究,2006(3):13-16. 被引量:70
-
9徐晓日.政府创新的信息化模式——基于电子政务的政府运行机制转变[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7,21(6):94-99. 被引量:15
-
10尹红,李亚平,王博,凌营.我国电子政府研究综述[J].中国科技信息,2008(14):359-360.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6
-
1赵淼.我国上市公司要约收购法律问题及其解决[J].祖国,2013,0(4):61-64. 被引量:3
-
2胡焱,郑江绥.股权分置改革背后的制度逻辑[J].经济师,2006(1):79-80. 被引量:3
-
3傅穹,陈林.上市公司收购与反收购的规则变迁[J].当代法学,2009,23(3):92-97. 被引量:11
-
4李世光.我国上市公司部分要约收购制度评析[J].经济纵横,2009(7):85-87. 被引量:2
-
5葛结根,向祥华.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的演变路径及其基本特征[J].理论月刊,2011(5):159-162. 被引量:4
-
6叶敏,朱冬云.论我国上市公司强制要约收购制度之完善[J].学术交流,2012(12):77-79. 被引量:2
-
1唐金成.论建立我国保险业的反洗钱机制[J].保险职业学院学报,2006(5):41-42.
-
2杨西平.完善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的思考[J].现代商业,2010(2):32-33.
-
3郑峥.浅析股权分置[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06(3):39-39.
-
4孙家学.解决股权分置对证券市场的影响[J].当代经济,2006,23(02S):78-79.
-
5刘麒宇.金融发展对增加收入的作用分析[J].全国商情,2015,0(29):73-74.
-
6雷辉,李小晓,王书华.股权分置改革中的反应过度问题[J].中国统计,2006,21(9):55-56. 被引量:1
-
7过新伟,王振磊.美国次贷危机对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MBS)的启示[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69-72.
-
8茹波.浅析我国乡镇财政体制的变迁[J].华商,2007(28):38-39.
-
9王延中.加快建立健全我国现代社会保障体系[J].中国发展观察,2008(9):4-7. 被引量:7
-
10胡倩.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影响初探[J].改革与开放,2011(8X):22-23. 被引量: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