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杜威的教育无目的论再探析
被引量: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约翰·杜威强调“教育无目的”,即只存在教育过程内部的目的,不存在外部的目的。本文分析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中有关教育本质、教育目的的论述,通过对当时流行的三种教育目的观的评价以及对民主主义社会的论述,揭示其教育目的观中蕴涵的社会性目的。
作者
杨敏
曾山金
机构地区
中南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出处
《职业教育研究》
2006年第1期36-37,共2页
Vocational Education Research
关键词
杜威
教育无目的论
分类号
G40-09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G40-06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2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7
参考文献
1
1
[美]杜威(Dewey,J·) 著,赵祥麟,王承绪 编.杜威教育论著选[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
同被引文献
12
1
曹永国,韩绮君.
人的终结和教育目的:后现代主义的现代意蕴[J]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6,5(1):5-10.
被引量:6
2
方蕾.
杜威的“教育无目的论”及对新课程改革的启示[J]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3):65-66.
被引量:3
3
周西安,唐德海.
杜威教育目的观解读及启示[J]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5,21(1):1-3.
被引量:7
4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国家教育部颁发,2001.
5
约翰·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人民教育出版社,1900.
6
李中英.探析杜威的教育“无目的论”[J].河北能源技术学院学报,2010,(3).
7
张真真.李卫丽.论杜威的“教育无目的论”-读《民主主义与教育》有感[J].教育教学研究,2011,(10).
8
应茹琴.
论杜威关于“兴趣与训练相统一”的主张及其启示[J]
.外国中小学教育,2011(11):62-65.
被引量:5
9
付绯凤.
杜威“教育无目的”论的相对与绝对及启示[J]
.南昌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5(1):99-102.
被引量:2
10
郭良菁.
解读杜威“教育无目的论”的文本依据辨析——兼论“教育目的”概念的拟人化使用问题[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31(3):17-24.
被引量:11
引证文献
5
1
吕星宇.
杜威教育无目的论引发的思考[J]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7(10):143-144.
被引量:6
2
黄璞.
从杜威教育目的论视角评析新课程改革[J]
.中国校外教育,2012(7):124-124.
3
姚军,张红蕾.
试论人文学视野下的绿色教学目的观[J]
.教育教学论坛,2013(43):172-173.
4
朱琳.
杜威兴趣教育思想及其启示[J]
.科教文汇,2017(20):126-128.
被引量:1
5
常婉舒.
杜威“教育无目的论”的意蕴解读和价值分析[J]
.长江丛刊,2019,0(9):144-145.
二级引证文献
7
1
罗淑慧.
杜威教育思想对教育改革的启示[J]
.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8,32(6):46-48.
2
张文洁,余子侠.
康德和杜威教育思想比较——从哲学到教育或从教育到哲学[J]
.教育研究与实验,2012(6):28-32.
被引量:2
3
马文君,焦瑶光.
杜威的教育无目的论及其启示[J]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5):37-39.
被引量:1
4
马文君,焦瑶光.
杜威的教育无目的论及其启示[J]
.现代教育论丛,2009(9):10-13.
被引量:2
5
张文洁,余子侠.
康德和杜威教育思想比较——从哲学到教育或从教育到哲学?[J]
.当代教育论坛,2012(5):61-66.
被引量:1
6
宋佳楠.
教师应具备的素养[J]
.时代教育,2018,0(9):130-130.
7
王玉娟.
教育究竟有无目的——重温杜威[J]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5):50-54.
1
张真真,李卫丽.
论杜威的“教育无目的论”——读《民主主义与教育》有感[J]
.考试周刊,2011(10):219-220.
被引量:1
2
蔡芳,罗祖兵.
教育究竟需要什么样的目的——杜威“教育无目的”论的现实思考[J]
.教育史研究辑刊,2008(2):89-92.
被引量:2
3
马文君,焦瑶光.
杜威的教育无目的论及其启示[J]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5):37-39.
被引量:1
4
马文君,焦瑶光.
杜威的教育无目的论及其启示[J]
.现代教育论丛,2009(9):10-13.
被引量:2
5
席春玲.
杜威教育目的论的二重性辨析[J]
.陕西教育(高教版),2009(5):16-16.
6
刘尔笑.
与杜威谈教育[J]
.教师月刊,2012(6):56-57.
7
王兴咏.
杜威的教育无目的论对我国课程改革的启示[J]
.文学教育,2015(12):112-113.
被引量:1
8
胡鹏.
杜威“教育无目的论”在语文新课标中的体现[J]
.文学教育(中),2016,0(6):110-110.
9
张瑞娟.
浅析“教育无目的论”[J]
.科技创新导报,2013,10(36):234-234.
10
吴培启,李娜.
杜威的教育无目的论之当代价值[J]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5,21(4):149-150.
被引量:3
职业教育研究
2006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