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奶牛乳房炎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被引量:
12
Separating and identification for the pathogen of dairy cattle Mastitis and drug allergy test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对郑州郊区部分牛场进行调查,共采集40个乳样进行细菌分离鉴定,并选择主要病原菌进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临床型乳房炎发病率为17.50%,隐性乳房炎发病率为45.00%,乳房炎总发病率为62.50%。主要致病菌为链球菌、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它们对环丙沙星、先锋霉素V等药物有很高敏感性,而对青霉素、链霉素已产生较强耐药性。
作者
孔雪旺
陈功义
机构地区
河南农业职业学院动物科学系
出处
《湖北畜牧兽医》
2005年第6期27-29,共3页
Hubei Journal of Animal and Veterinary Sciences
关键词
奶牛
乳房炎
分离鉴定
药敏试验
分类号
S858.23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0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284
同被引文献
171
引证文献
12
二级引证文献
83
参考文献
7
1
储明星,石万海,邝霞,过纬,曹福存,李建凡.
浅谈奶牛乳房炎[J]
.中国奶牛,2001(3):39-40.
被引量:78
2
杨章平,王健,丁焕峰,贝水荣,孙希云.
奶牛隐性乳房炎发生规律的研究[J]
.中国奶牛,1998(1):18-21.
被引量:104
3
伍义行,黄利权.
奶牛乳房炎防治的免疫学和药理学机制[J]
.中国兽医杂志,2003,39(3):40-44.
被引量:44
4
胡士明.
对奶牛乳房炎发病机制的新认识及临床处理对策的探讨[J]
.中国奶牛,1998(4):40-41.
被引量:22
5
曹澎泽.兽医微生物学及免疫学技术[M].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1991.249-253.
6
袁永隆,张永欣,侯奕昭,杨玉英,李宏胜.
奶牛乳房炎乳汁细菌的分离和鉴定程序[J]
.中国兽医科技,1991,21(2):7-10.
被引量:66
7
陈莹铨,周建民.
乳牛乳房炎[J]
.福建畜牧兽医,2001,23(5):56-57.
被引量:9
二级参考文献
20
1
欧阳五庆,唐光武,席文平,李雅,白涛.
牛、羊隐性乳房炎快速诊断法研究——SMT法与BMT法的效能比较[J]
.黑龙江畜牧兽医,1995(5):12-14.
被引量:16
2
王尧,刘宝林.
自动化挤奶可降低乳房炎发病率[J]
.草食家畜,1996(1):37-37.
被引量:2
3
潘虎,刘纯传,张礼华,张志常,郁杰,袁永隆,李宏胜,侯亦昭,杨玉英,李新圃.
我国部分地区奶牛乳房炎的病因及发病情况调查[J]
.中国兽医科技,1996,26(2):16-17.
被引量:87
4
By J.L.Watt,康懋勤.
药敏试验的现状与发展[J]
.国外畜牧科技,1996(1):44-45.
被引量:4
5
杨建光.
隐性乳腺炎的发生与泌乳月的关系[J]
.上海奶牛,1996,19(3):40-41.
被引量:5
6
顾有方.
治疗和控制牛乳房炎的最新进展[J]
.国外兽医学(畜禽疾病),1996,17(3):24-26.
被引量:10
7
单志贵,孙树友,谭爱红,李富春,孙骏.
奶牛隐生乳房炎的综合监控技术[J]
.中国奶牛,1996(3):39-40.
被引量:43
8
张礼华,郁杰,袁永隆,李宏胜,罗金印,李新圃,杨玉英,徐继英.
奶牛乳房炎多联苗(A)后海穴注射免疫试验研究[J]
.中兽医医药杂志,1996,15(6):4-6.
被引量:29
9
陈家璞 金久善 等.乳牛疾病学[M].北京:农业出版社,1992..
10
郁杰.大陆奶牛乳房炎的研究进展.海峡两岸奶牛业发展研讨会论文集[M].,1999.227-233.
共引文献
284
1
曾彬,张晓菊.
奶牛乳房炎的研究进展[J]
.养殖与饲料,2007,6(1):31-36.
被引量:3
2
李伟东.
奶牛乳房炎发生原因调查及其防治体会[J]
.养殖与饲料,2007,6(8):48-49.
被引量:2
3
张国红,游冰,曹雨辰,胡礼贵,华旭,王燕,许雁峰.
复方中药制剂蒲黄注射液及其对奶牛隐性乳房炎的治疗研究[J]
.中国奶牛,2007(S1):123-128.
被引量:4
4
贾青辉,钟秀会,李佩国,李蕴玉.
河北省奶牛隐性乳房炎的调查分析[J]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6,20(2):30-32.
被引量:8
5
郭日东,康锁锁,杨银凤.
奶牛乳房炎及其防治[J]
.畜牧与饲料科学,2008,29(1):95-96.
被引量:6
6
郝葆青,宋慧,吴润,向慧耀,秦天莺.
奶样无乳链球菌PCR检测方法敏感性研究[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2(6):1197-1200.
7
刘贤侠,何高明,孙晋中.
奶牛乳腺炎防治的思考与探讨[J]
.新疆农业科学,2003,40(z1):52-55.
被引量:1
8
海岩,吴树清,刘艳辉,杜山,张捷.
对引起引进奶牛爆发临床型乳房炎病原菌的分离鉴定[J]
.中国奶牛,2009(3):35-37.
9
张淼涛,马新武,王秋芳.
中草药对隐性乳房炎奶牛细胞免疫力的影响[J]
.动物医学进展,2000,21(S1):148-149.
被引量:15
10
王晨.
唐山地区奶牛隐性乳房炎病原体调查与防治[J]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2,28(7):113-116.
同被引文献
171
1
鹿凌岩,王明杰,史同瑞.
奶牛乳房炎的防治研究进展[J]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02,4(9):16-18.
被引量:5
2
吴国娟,张中文,沈红,孔刚.
北京地区奶牛乳房炎阳性率及发生规律的研究[J]
.北京农学院学报,2001,16(3):43-46.
被引量:35
3
王自然.
中西医结合治疗奶牛乳房炎的临床试验[J]
.黑龙江畜牧兽医,2004(7):48-49.
被引量:3
4
王小红,谢笔钧,史贤明.
金黄色葡萄球菌致病因子检测的PCR方法[J]
.食品与机械,2004,20(3):48-50.
被引量:12
5
李宏胜,郁杰,李新圃,罗金印,徐继英,郭福存,张礼华.
奶牛乳房炎病原菌人工诱发奶山羊急性乳房炎试验[J]
.动物医学进展,2004,25(4):84-87.
被引量:12
6
裴晓燕,刘秀梅.
阪崎肠杆菌的生物学性状与健康危害[J]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04,16(6):550-555.
被引量:80
7
朱贤龙,谢芝勋,刘加波,邓显文,庞耀珊,唐小飞,李志源.
广西奶牛隐性乳房炎的检测及病原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报告[J]
.广西农业科学,2004,35(6):488-490.
被引量:13
8
贾玉萍,周东顺,赵宏坤.
白色假丝酵母性乳房炎的病原分离鉴定及治疗[J]
.动物医学进展,2005,26(1):108-109.
被引量:1
9
张继瑜,胡俊杰,李建勇,周绪正,李金善,李宏胜,张占峰.
中药“乳源康”药理作用研究[J]
.动物医学进展,2005,26(2):77-79.
被引量:12
10
丁月云,李茜,王恬.
21种中药对奶牛乳房炎3种病原菌的体外抑菌试验[J]
.畜牧与兽医,2004,36(12):5-7.
被引量:46
引证文献
12
1
王桂琴,吴聪明,宋丽华,陈霞,沈建忠.
奶牛乳房炎大肠杆菌的血清型及耐药性调查研究[J]
.中国兽医杂志,2006,42(12):19-20.
被引量:28
2
崔永镇,管志明,张艳菊.
奶牛乳房炎的研究概况[J]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09,25(6):5-6.
被引量:6
3
尹柏双,李国江.
奶牛乳房炎的研究新进展[J]
.中国畜牧兽医,2010,37(2):182-184.
被引量:22
4
张曼,王晶钰.
牛乳中产气荚膜梭菌α毒素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A的双重PCR检测法[J]
.西北农业学报,2010,19(9):29-33.
被引量:3
5
张晓梅,杨洪江.
鲜牛奶中耐药性细菌的分离与鉴定[J]
.食品科技,2012,37(6):84-88.
被引量:1
6
付连军,尹柏双,李伟,王晓元,裴晓东.
奶牛乳房炎溶血性病原菌分离培养及药敏试验[J]
.中国畜牧兽医,2012,39(9):63-65.
被引量:2
7
刘延鑫,李婉涛,刘冬梅,刘学芳,张钟允,张振强,刘文第.
红岩草提取物对隐性乳房炎奶牛乳酶的影响、疗效及安全性评价[J]
.中国畜牧兽医,2013,40(6):165-168.
被引量:3
8
杨丰利,李小杉,杨玉莹,龚大春.
奶牛产后发生乳腺炎对繁殖性能的影响[J]
.畜牧与兽医,2013,45(11):107-111.
被引量:2
9
张双,丛霞,李华涛,曹荣峰,田文儒.
小檗碱对兔乳房炎病原菌的抑菌效果[J]
.中国兽医杂志,2014,50(12):32-35.
被引量:4
10
符世雄,吴秀秀,左福元.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在奶牛生产中的应用[J]
.黑龙江畜牧兽医,2015(7):72-75.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
83
1
柳洪芳,贺显书,段余君,杨宇,韩国.
PCR技术在乳及乳制品致病菌检测中的应用[J]
.中国畜牧兽医,2013,40(S1):74-77.
被引量:1
2
王桂琴,吴聪明,沈建忠.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乳牛乳腺炎大肠杆菌的检测及其基因型分布[J]
.中国兽医科学,2007,37(10):834-838.
被引量:8
3
巩霞,程学慧.
饲用抗生素抗药性研究:现在与未来[J]
.中国畜牧杂志,2007,43(22):26-32.
被引量:22
4
王桂琴,吴聪明,曹兴元,沈建忠.
奶牛乳房炎大肠杆菌整合子与耐药表型的相关性研究[J]
.畜牧兽医学报,2007,38(12):1345-1350.
被引量:7
5
邓海平,俞诗源,王玲,蒲万霞.
呼和浩特及周边地区奶牛乳房炎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实验[J]
.中国草食动物,2008,28(6):51-52.
被引量:8
6
石慧,郑明学,王仲兵,古少鹏,韩克光.
近年来牛主要细菌性传染病及其流行特点[J]
.动物医学进展,2009,30(1):116-120.
被引量:17
7
邓海平,俞诗源,王玲,蒲万霞.
内蒙古地区奶牛乳房炎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595-596.
被引量:26
8
邓海平,蒲万霞,俞诗源,王玲,孟小琴.
奶牛乳房炎主要病原菌及其分离鉴定方法研究进展[J]
.中国草食动物,2009,29(2):52-55.
被引量:29
9
何柳,孙艳,雷涛,罗倩怡,邓玉婷,徐燕莉,姚琼芬,郑红青,李惠,刘健华.
宠物源大肠杆菌耐药性调查[J]
.中国兽医杂志,2009,45(8):28-30.
被引量:14
10
李玉,敖日格乐,王纯洁,斯木吉德,白同日格.
临床型乳房炎奶牛致病性大肠杆菌血清型研究[J]
.中国奶牛,2010(12):40-42.
被引量:9
1
张健.
初生仔猪伪狂犬病的诊断[J]
.中国兽医科技,2001,31(11):37-37.
2
徐新华,杜根成,陶顺启,王荣贵,张盼.
一例蛋鸭大肠杆菌与曲霉菌混合感染的诊治[J]
.河南畜牧兽医,2006,27(6):51-51.
3
张淑琴.
安茄2号春大棚高产栽培技术[J]
.农业工程技术(温室园艺),2014(10):62-62.
4
林跃华.
猪多杀性巴氏杆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J]
.养猪,2016(2):94-96.
被引量:3
5
叶保国,林大捷,邢漫萍,林哲敏,曹宗喜.
鸭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J]
.家禽科学,2013(10):43-44.
被引量:3
6
孙裴,徐前明,李立虎.
安徽某地区鸭大肠杆菌病与病毒性肝炎混合感染的防治[J]
.湖南农业科学,2010(6):116-118.
被引量:2
7
刘瑞雪,王鲁敏,黄倩倩.
一株猪I型链球菌分离鉴定及生物特性研究[J]
.中国畜禽种业,2015,11(4):104-105.
被引量:1
8
许英民.
雏鹅沙门菌与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药敏试验[J]
.养禽与禽病防治,2016,0(10):9-11.
被引量:4
9
广东部分地区发病猪群猪链球菌药敏试验[J]
.养猪,2012(2):120-120.
10
赵艳彬,臧雪艳.
猪痢疾的诊治[J]
.河南畜牧兽医,2004,25(4):35-35.
湖北畜牧兽医
2005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