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网络隐私权的属性:从传统人格权到资讯自决权 被引量:63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在网络环境下,传统上侧重于保护精神性人格利益的隐私权概念受到了极大的挑战。各国已经逐渐认识到了传统隐私权法律保护的不足,纷纷制定出新的法律以更好地保护与个人网络信息有关的隐私权,隐私权的内涵也已从消极被动的“私生活不受干扰”的人格性权利发展为积极能动的“自己的信息自己控制”、兼具人格和财产属性的权利,即资讯自决权的概念。这不啻是大陆法系传统人格权法律保护制度的一次革命。但是,在为保护个人信息的隐私利益而行使资讯自决权时,也应受到相应的合理限制。这里,法律在隐私权的保护和公共利益、投资利益的保护之间需要建立一个合理的利益平衡机制。
出处 《法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7-62,共6页 Law Review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4

二级参考文献23

  • 1宋小卫.略论我国公民的知情权[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1994,16(5):14-18. 被引量:128
  • 2王利明 杨立新主编.《人格权与新闻侵权》[M].中国方正出版社,1995年版.第279-281页.
  • 3刘江彬.《资讯法论》,台湾三民书局,1989年版,第214页.
  • 4Vgl. E. Derminger, Das Recht auf informationalle Selbstbestimmung, in: H. Hohmarm(Hrsg), Freiheitssicherung durch Datenscutz, 1987, S. 131.
  • 5David Chaum, "Security without identification: Transaction Systems to Make Big Brother desolete," 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 21(1985), p. 1030.
  • 6Jeffreg Rothfeder, Privaey for sale (New York: Simon and Schuster, 1992 ), pp. 124-152.
  • 7Deborah Johnson , Computer Ethics (Englewood Cliffs , NJ; Prentice-Hall) , p. 62.
  • 8Gould , "Network Ethics",p. 27.
  • 9John Markoff, "Europe's Plans to Protect Privacy Worry Business", The New York Times, April 11,1991, p. A1.
  • 10generally Samaul Warren and Louis Brandeis, The Right to Privacy, 4Harv. L. Rev. 193(1890).

共引文献67

同被引文献914

引证文献63

二级引证文献1153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