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试论我国的仲裁环境及其优化
被引量:
15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本文认为,仲裁环境问题是影响和制约仲裁制度发展的重要外部条件,要对仲裁制度进行深度研究,就必须研究仲裁环境问题,尤如对诉讼制度作深度研究要研究诉讼环境、对法治化问题作深度研究要研究法治环境一样,不能回避。作者在文中阐述了仲裁环境及其影响和制约因素,对我国的仲裁环境现状进行了透视,并就优化我国仲裁环境的路径提出了探讨意见。
作者
谭兵
机构地区
海南大学法学院
出处
《法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15-120,共6页
Law Review
关键词
仲裁环境
制约因素
现状透视
优化路径
分类号
D925.7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X32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14
同被引文献
67
引证文献
15
二级引证文献
54
参考文献
2
1
赵健.
回顾与展望:世纪之交的中国国际商事仲裁[J]
.仲裁与法律,2001(1):17-30.
被引量:15
2
国务院法制办公室主任曹康泰“在纪念仲裁法颁布十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J].仲裁与司法,2004,5.
共引文献
14
1
谭兵.
我国仲裁制度的反思和完善[J]
.法学家,2004(4):139-144.
被引量:9
2
汤卫东,沈建华.
论体育仲裁协议的强制性特征[J]
.法学,2004(11):7-10.
被引量:15
3
巫建忠.
对进一步完善我国仲裁制度的思考[J]
.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5,19(3):31-34.
被引量:1
4
王静.
仲裁和解制度比较研究[J]
.科技创业月刊,2006,19(4):153-154.
5
刘建红.
仲裁条款独立性与合同转让中仲裁条款效力研究[J]
.人民司法,2007(01S):99-103.
被引量:5
6
丛雪莲,罗楚湘.
仲裁诉讼化若干问题探讨[J]
.法学评论,2007,25(6):87-93.
被引量:18
7
王晶,王瀚.
中国国际商事仲裁制度研究[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8(4):100-103.
被引量:3
8
何燕.
仲裁第三人问题研究[J]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1(4):38-41.
被引量:2
9
李彤.
论合同转让中仲裁协议对未签字人的延伸效力[J]
.河北法学,2009,27(7):113-115.
被引量:4
10
谭红,王鹏.
仲裁条款是否应随合同权利义务的转移而转移[J]
.法律适用,2009(11):101-104.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67
1
杨树明,陈芳华.
论商事仲裁的社会基础[J]
.现代法学,2007,29(4):120-131.
被引量:4
2
张居盛.
消费者协会与消费纠纷的解决[J]
.理论探索,2004(4):95-96.
被引量:11
3
阎铁毅,梁淑妍.
关于仲裁员责任制度的思考[J]
.中国海商法年刊,2002,14(1):290-298.
被引量:11
4
罗楚湘.
仲裁行政化及其克服[J]
.江西社会科学,2012,32(3):146-152.
被引量:10
5
许玲.
论商事仲裁的司法监督模式——兼议我国商事仲裁制度相关规定的完善[J]
.海峡法学,2010,12(4):108-113.
被引量:9
6
陈安.
中国涉外仲裁监督机制申论[J]
.中国社会科学,1998(2):97-105.
被引量:20
7
肖永平.
也谈我国法院对仲裁的监督范围——与陈安先生商榷[J]
.法学评论,1998,16(1):42-49.
被引量:56
8
徐前权.
论我国仲裁监督体制[J]
.法学评论,1997,15(6):38-44.
被引量:18
9
尹田.
论意思自治原则[J]
.政治与法律,1995(3):38-41.
被引量:37
10
谭兵.
我国仲裁制度的反思和完善[J]
.法学家,2004(4):139-144.
被引量:9
引证文献
15
1
戎老虎,朱媚.
对虚假仲裁导致执行回转难问题的思考——由一起借款合同纠纷仲裁执行案切入[J]
.企业导报,2013(23):163-164.
被引量:3
2
徐前权.
枉法仲裁罪之批判[J]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8(3):120-124.
被引量:11
3
胡艳敏,李娜.
枉法仲裁入罪之利弊分析[J]
.邢台学院学报,2007,22(4):84-86.
被引量:1
4
李燕.
试论我国仲裁监督体制的完善[J]
.学术界,2009(5):89-98.
被引量:10
5
汪祖兴.
试论我国仲裁监督体制的完善[J]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09,12(6):50-59.
被引量:2
6
李挺.
对仲裁员责任制度的思考[J]
.学理论,2010(5):88-89.
被引量:1
7
赵丹.
对我国建立临时仲裁制度的理性思考[J]
.决策与信息(下旬),2009(11):22-23.
8
李晶珠.
中国引入临时仲裁的制约因素及其克服[J]
.黑龙江社会科学,2010(5):138-141.
被引量:6
9
雷洋.
仲裁司法监督及监督失误的救济机制研究[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3(14):150-151.
10
叶永禄,李琴.
回归本原:中国仲裁发展路径探析[J]
.北京仲裁,2010(3):43-58.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54
1
盛宏伟.
国际商事仲裁研究脉络与展望——基于CSSCI期刊论文的知识图谱分析[J]
.商事仲裁与调解,2023(3):73-86.
2
宋春龙,王楠.
仲裁专业化的微观考察——以仲裁委员会主任的选任为切入点[J]
.商事仲裁与调解,2022(4):38-52.
3
张润.
仲裁法诚实信用原则的规则化研究[J]
.商事仲裁与调解,2022(1):84-96.
4
刘君之.
我国仲裁机构的独立性及其实现——基于互联网公开数据的实证分析[J]
.人大法律评论,2020(2):311-333.
被引量:1
5
方熠.
仲裁机构的民间性回归路径研究[J]
.民间法,2023(1):138-149.
6
李珠.
论“长江经济带”战略实施的航运法律保障[J]
.海大法律评论,2020(1):298-323.
7
陈令祚.
从“自治”归于“他治”的空中楼阁——论当事人共同选定仲裁员制度中的意思自治[J]
.北京仲裁,2022(4):43-76.
8
赵维加.
商事仲裁员刑事责任研究[J]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2(3):26-33.
被引量:1
9
张心泉,张圣翠.
论我国临时仲裁制度的构建[J]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10,13(4):149-156.
被引量:44
10
黄铭宇.
论我国的仲裁员责任制度——从设立枉法仲裁罪视角探析[J]
.中国商界,2009(8):292-292.
1
胡艳敏,李娜.
枉法仲裁入罪之利弊分析[J]
.邢台学院学报,2007,22(4):84-86.
被引量:1
2
赵蕊.
论国际商事仲裁中的法律适用[J]
.黑龙江对外经贸,2010(2):85-86.
3
邓佑文,李长江.
论国家公务员的法律信仰——由我国公务员执法现状引发的思考[J]
.理论学刊,2004(12):93-94.
被引量:2
4
郝卉,彭艳艳.
从实然到应然探讨我国释明制度构建[J]
.青年与社会,2013(2):66-66.
5
孔令友.
世纪之交城区思想政治工作现状透视及对策研究[J]
.南京社会科学,2000(4):50-54.
6
胡明君.
劳动争议仲裁三方机制在实践中的问题及对策[J]
.重庆劳动,2000(8):9-11.
7
范宏喜.
绿色矿业并非梦——全国矿山地质环境现状透视[J]
.国土资源通讯,2008(21):35-39.
被引量:1
8
王贻垒.
我国税收法律体系现状透视[J]
.沿海经贸,2003(3):36-37.
9
李嘉照.
《劳动法》实施第一年——石首市贯彻实施《劳动法》现状透视[J]
.楚天主人,1996(1):35-36.
10
魏伟新,郭昌盛.
外来工权益保护现状透视[J]
.现代乡镇,2005(11):54-57.
被引量:1
法学评论
2006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