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乐府传声》对歌曲演唱二度创作的借鉴意义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清代徐大椿所著《乐府传声》一书在词义的领会、歌曲的处理方法、演唱的表演三方面的论述,为演唱者进行二度创作提供了重要启示。
作者
刘鸿羚
机构地区
江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出处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6期51-52,共2页
Journal of Chifeng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Chinese Edition
关键词
声乐
《乐府传声》
二度创作
分类号
J616 [艺术—音乐]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4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14
1
陈德礼.
气论与中国美学的生命精神[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34(6):53-59.
被引量:18
2
李强,何小全.
《乐府传声》的歌唱发声理论[J]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4(4):118-120.
被引量:3
3
余晓芸,李新庭.
论《乐府传声》的美学追求[J]
.中国音乐学,2002(3):44-47.
被引量:3
4
冯效刚.
声情并茂──中国传统唱论美学思想初探[J]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1(4):19-25.
被引量:22
5
徐文.
论歌唱的二度创作[J]
.咸宁学院学报,2005,25(2):141-142.
被引量:3
6
杨满年.
论声乐表演中的二度创作[J]
.中国音乐,2005(3):165-166.
被引量:29
7
霍橡楠.
中国古代唱论中的声乐表演心理[J]
.中国音乐,2006(3):190-194.
被引量:11
8
蔡仲德.中国音乐美学史[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
9
中国戏曲研究院.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M]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
10
蔡习宁.
谈声乐课教学中的“声情并茂”[J]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1999,14(3):38-40.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3
1
彭梅.
从《乐府传声》看声乐教学中的“声情并茂”[J]
.音乐探索,2009(3):100-102.
被引量:1
2
曾凡广.
浅谈声乐作品的二度创作[J]
.黄河之声,2008,0(14):38-39.
被引量:1
3
贾静.
《乐府传声》与传统美学精神[J]
.人民音乐,2016(9):70-72.
二级引证文献
2
1
马金龙.
浅谈民族声乐演唱中的二度创作[J]
.俪人(教师),2014,0(23):231-231.
2
张贺香.
论声乐演唱的声情并茂[J]
.艺术百家,2015,31(A01):253-255.
被引量:1
1
孙晨.
《乐府传声》中声乐表演艺术的“体验”和“表现”[J]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11,29(5):60-64.
被引量:1
2
彭梅.
从《乐府传声》看声乐教学中的“声情并茂”[J]
.音乐探索,2009(3):100-102.
被引量:1
3
李占鹏.
论《乐府传声》[J]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1991,28(3):48-53.
4
陈鹿.
《乐府传声》中的传统声乐理论研究[J]
.黄河之声,2013(19):100-101.
被引量:1
5
李强,何小全.
《乐府传声》的歌唱发声理论[J]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4(4):118-120.
被引量:3
6
莫文嫒.
情感对艺术表现力的意义[J]
.群文天地,2013(10):99-100.
7
张青.
《乐府传声》“声形”之说的现实价值[J]
.音乐创作,2013(10):152-154.
8
王辉斌.
徐大椿及其唱法艺术——以其《乐府传声》为研究的重点[J]
.太原大学学报,2015,16(3):74-79 83.
9
诸炜.
《乐府传声》在当代中国民族声乐理论中的再认识[J]
.人民音乐,2013(11):59-61.
被引量:2
10
胡建.
寓情于声,以声传情[J]
.黄梅戏艺术,2006(2):12-12.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