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被引量:
1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任务,并作为“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主要目标,我们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提出有其历史必然性,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必将是新农村建设的主要部分之一,直接制约着我国整体经济的发展。
作者
胡恒松
机构地区
北京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院经济所
出处
《北方经济》
2005年第12期16-19,共4页
Northern Economy
关键词
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社会主义新农村
经济社会发展
新农村建设
历史任务
历史必然
整体经济
分类号
F320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F127.8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73
引证文献
12
二级引证文献
40
同被引文献
73
1
魏秀菊,胡振琪,何蔓.
土地整理可能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宏观管理对策[J]
.农业工程学报,2005,21(z1):127-130.
被引量:65
2
胡戎.
试论市场经济与民族文化的关系[J]
.金融与经济,2004(S1):74-75.
被引量:1
3
蔡运龙.
土地整理要重视文化景观和农民参与[J]
.中国土地,2004(8):20-20.
被引量:8
4
张迪,张凤荣,安萍莉,刘黎明.
中国现阶段后备耕地资源经济供给能力分析[J]
.资源科学,2004,26(5):46-52.
被引量:63
5
胡鞍钢,温军.
社会发展优先:西部民族地区新的追赶战略[J]
.民族研究,2001(3):12-23.
被引量:82
6
顾华详.
民族地区农民增收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6(1):17-25.
被引量:6
7
张凤荣.
土地,应从开发转向整理[J]
.中国土地,2005(4):23-24.
被引量:2
8
孙音,洗宁.
居住区规划建设应保障弱势群体的利益[J]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5,31(3):115-117.
被引量:3
9
付梅臣,胡振琪,吴淦国.
农田景观格局演变规律分析[J]
.农业工程学报,2005,21(6):54-58.
被引量:43
10
何薇.
边贸,民族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途径——以西藏边贸为实例[J]
.世界经济研究,2005(7):78-82.
被引量:5
引证文献
12
1
周波,唐岭飞.
西藏新农村建设思路[J]
.西藏研究,2007(1):8-13.
被引量:3
2
冯玺.
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下岗职工再就业的思考[J]
.边疆经济与文化,2007(3):110-111.
3
宋伟,张凤荣,陈曦炜.
农村居民点整理与新农村建设的互动关系探讨[J]
.广东土地科学,2007,6(6):23-26.
被引量:9
4
杜隽.
少数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的思考——以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为例[J]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8,28(1):35-36.
5
赵华甫,张凤荣,王茹,宋伟,孟媛,李佳.
面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土地整理[J]
.土壤,2008,40(2):188-192.
被引量:12
6
黎普明,尚安民.
西藏新农村基本情况及现状分析[J]
.中国西部科技,2008,7(35):51-53.
7
宋思曼,扈万泰.
重庆市特色民俗村落保护探讨[J]
.规划师,2009,25(6):77-80.
被引量:4
8
<甘肃省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课题组,苏君,蒋新贵,郭志仪,周韬.
甘肃省2012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分析报告[J]
.西北人口,2013(3):33-42.
被引量:4
9
杨云波,冯祖威.
对边疆民族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思考[J]
.管理观察,2013(19):97-98.
被引量:2
10
赵晓霞.
浅析新农村建设的模式[J]
.科技致富向导,2014(26):292-293.
二级引证文献
40
1
孙改灵,陈思远.
“互联网+”下西藏校园洗衣服务的商业模式探讨[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20(12):102-103.
2
谢蓉,邓楚雄,吴永兴.
对汶川地震灾后重建规划的思考[J]
.资源开发与市场,2009,25(3):262-264.
被引量:3
3
巴桑,格桑平措,见参.
甲玛沟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的思考与对策研究[J]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4(5):8-13.
被引量:1
4
郎海如.
论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居民点整理[J]
.管理观察,2010(18):270-270.
被引量:2
5
宋伟,陈百明,姜广辉.
中国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研究综述[J]
.经济地理,2010,30(11):1871-1877.
被引量:125
6
熊红彦,张志芳,行斌.
特色民俗村落的规划设计[J]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12(2):235-238.
被引量:1
7
杨永红,李为虎.
林芝地区新农村建设进程中的问题与对策[J]
.宁夏农林科技,2011,52(3):20-22.
被引量:4
8
宋绍杭,张扬,徐鑫.
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中多元功能——空间适应性方法探索——以青街畲族自治乡为例[J]
.规划师,2011,27(5):32-36.
被引量:16
9
张献萍,杨卫红,白宪臣.
传统乡土建筑的生态资源价值与可持续性分析——以河南巩义杨树沟民居为例[J]
.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41(4):437-440.
被引量:5
10
高明秀,张芹,赵庚星.
土地整理的评价方法及应用[J]
.农业工程学报,2011,27(10):300-307.
被引量:35
1
肖元真,胡俍,蔺玉忠.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持续快速发展的必然(Ⅱ)[J]
.中国储运,2008(2):81-82.
2
方恭温.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补新民主主义的课:论我国私营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历史必然[J]
.现代工商,1999(3):42-43.
3
张玲.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J]
.发展研究,2008,25(5):35-37.
被引量:1
4
刘远坤.
加速发展正当时[J]
.当代贵州,2010(18):22-22.
5
丛明,朱乃肖.
“十一五”时期经济发展趋势与财税政策取向[J]
.税务研究,2006(2):12-15.
被引量:2
6
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J]
.农村经营管理,2006(4):10-10.
7
广东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工作会议在广州召开[J]
.汕头科技,2005(4):8-9.
8
李本钢.
试论发展股份制经济的历史必然性[J]
.管理与企业家,1992(3):21-22.
9
孙永波.
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历史必然性[J]
.鞍山社会科学,2003(6):7-8.
10
尤努斯.
浅谈我国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必然性及其意义[J]
.新疆财经,1994(6):56-58.
北方经济
2005年 第1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