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民间藏戏面具文化之印象
被引量:2
The Impression of the Tibetan Opera in Tso Ngon Region
出处
《西藏艺术研究》
2005年第4期42-45,共4页
Tibetan Art Studies
同被引文献59
-
1黎羌.藏文佛学典籍与藏戏探源[J].佛学研究,2002(0):328-338. 被引量:2
-
2林凡.藏戏的面具[J].戏剧之家,2002(6):58-59. 被引量:1
-
3拉毛措.从藏戏《朗萨伟蚌》看古代藏族妇女的命运[J].西藏研究,2000(2):97-101. 被引量:2
-
4刘勇强.藏戏[J].今日民族,2005(3):34-34. 被引量:2
-
5刘志群.藏戏及其面具艺术辉彩[J].中国西藏,2005(3):33-39. 被引量:5
-
6曹娅丽.试论藏戏中蕴含的悲喜剧因素——浅析青海黄南藏戏中悲喜剧特征[J].西藏艺术研究,2005(2):15-25. 被引量:5
-
7彭砚淼.传统藏戏情节的故事形态学分析[J].戏剧文学,2008(4):70-73. 被引量:5
-
8范文.藏面具的宗教内涵与美学意向[J].四川戏剧,2005(5):51-52. 被引量:4
-
9普布仓决.试论传统藏戏悲剧性的消解[J].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0(4):63-66. 被引量:4
-
10刘志群.藏戏与汉族戏曲的比较研究[J].中国藏学,2006(1):70-79. 被引量:5
二级引证文献6
-
1丹曲.藏戏研究的新收获——读《西藏藏戏形态研究》[J].中国藏学,2017,0(2):189-191.
-
2蒋建华.改革开放40年国内藏戏研究综述[J].中国藏学,2018,0(3):195-200. 被引量:3
-
3刘代琼.基于中英文藏戏研究热点的可视化分析[J].贵州民族研究,2020,41(9):94-99.
-
4方媛媛,念国文,冯玲玲.藏戏面具的时尚美学元素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解析[J].大众文艺(学术版),2021(5):94-95. 被引量:1
-
5王霞,杨晓玲,郑冬雪.浅探藏戏面具艺术[J].鞋类工艺与设计,2022(3):90-92.
-
6完么昂杰.探讨《米拉日巴劝化记》的流传发展及其对安多藏戏的艺术干预[J].艺术科技,2014,27(6):193-193.
-
1木公.威尼斯——面具之城[J].中华手工,2005(1):111-117. 被引量:2
-
2李文博.《千与千寻》与日本面具文化[J].剑南文学(经典阅读)(上),2012(7):115-115.
-
3吴秋林.另一个影像世界的历史[J].读书,1996,0(11):96-98.
-
4普布次仁.话剧艺术一个闪亮的星座[J].西藏艺术研究,2001(3):18-20.
-
5曹娅丽.青藏高原藏戏遗产及其特点——以青海藏戏为例[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4(4):23-25. 被引量:1
-
6黑桑.多姿多彩的满族面具[J].中华手工,2005(4):90-93.
-
7成兆.傩文化面具[J].中华魂,1998(7):46-47.
-
8周贵.藏戏面具与傩堂戏面具之比较[J].咸宁学院学报,2008,28(4):185-187. 被引量:6
-
9刘萍,石巨文.从面具文化和“变脸”,论四川人的人格[J].魅力中国,2010,0(12X):198-198.
-
10李宜.近十年以来国内藏戏研究述评[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2(1):53-56. 被引量: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