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筒前最佳状态的达成途径
出处
《新闻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3-54,共2页
Journalism and Mass Communication
-
1马军.为农民办节目要“实打实”[J].记者摇篮,2003(3):22-22.
-
2曹霞.探析电视频道包装的意义[J].金色年华(下),2009(4):183-183.
-
3章旭清.浅论新闻娱乐化倾向[J].新闻爱好者,2004(2):51-52. 被引量:1
-
4周丹.浅论湖南卫视《我是歌手》的创新[J].文艺生活(中旬刊),2015,0(4):132-132.
-
5谢元成.微课的设计及意义[J].新媒体研究,2015,1(11):47-48. 被引量:2
-
6翁秀玉.走向数字图书馆的读者服务[J].情报探索,2005(4):105-106. 被引量:10
-
7孙宝传,闫城榛,曹素妨.植入互联网基因——与浙报集团有关负责人访谈录[J].中国传媒科技,2013(9):30-35.
-
8陈国道,刘剑虹.对转型期间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思考[J].现代情报,2004,24(2):34-36. 被引量:8
-
9林尚立.在中国索引学会第四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上的工作报告[J].中国索引,2013,11(4):4-11.
-
10李希光.主流媒体何处去[J].世界知识,2002(4):23-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