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中国新人文主义文人群体的确认 被引量:1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中国现代文化史上活跃着一个与美国白璧德主义有关联的新人文主义文人群体。这一文人群体的核心当然是梁实秋和以梅光迪、胡先、吴宓为代表的学衡派文人,他们是白璧德的嫡传弟子,对白璧德新人文主义常加以宣传。陈寅恪、汤用彤等在社会观念和治学方法上受白璧德的影响也较明显。林语堂虽然声称不认同白璧德主义,但他的文化思想体现着向新人文主义回归的迹象。在中国,还有与白璧德主义相契合的某种思想基础,如辜鸿铭的文化态度与学说所体现的那样。
作者 朱寿桐
机构地区 暨南大学中文系
出处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81-86,共6页 Fujian Tribune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现代文学中的新人文主义>中期成果 项目编号:05BZW044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

二级参考文献45

  • 1樊洪业.从“格致”到“科学”[J].自然辩证法通讯,1988,10(3):39-50. 被引量:65
  • 2陈寅恪.《论隋末唐初所谓“山东豪杰”》,收于《金明馆丛稿初编》,三联书店2001年,第260页.
  • 3傅斯年.《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A]..《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一本第一分册[C].,1928年10..
  • 4梁启超.《科学精神与东西文化》[N].《晨报·副刊》,1922年8月24、25日.
  • 5陈寅恪.《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册审查报告》[A]..《陈寅恪集·金明馆丛稿二编》[C].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279-280、288页.
  • 6陈独秀.《敬告青年》[M].,..
  • 7胡适.《古史讨论的读后感》[A].朱文华编选.见《反省与尝试-胡适集》[C].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347页.
  • 8吴宓译.《白璧德之人文主义》[J].学衡,.
  • 9陈训慈.《史学观念之变迁及其趋势》[J].史地学报,1921,1(1).
  • 10胡适.《治学的方法与材料》,《中国现代学术经典胡适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744页.

共引文献3

同被引文献12

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