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
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介绍了区域创新能力的指标体系,然后运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2002年中国区域创新能力的现状作了实证分析。总的结论是,东部是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最强的地区,西部地区创新能力较低,因此应缩小东西地区差异,以提高我国的整体创新能力。
作者
林茜
机构地区
东北财经大学
出处
《统计教育》
2006年第1期57-59,共3页
Statistical education
关键词
创新能力
实证分析
主成分分析
指标体系
聚类分析
西部地区
中国
分类号
O212.4 [理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61
引证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45
同被引文献
61
1
李辉,徐霞.
基于熵值权的PPP项目风险的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研究[J]
.商场现代化,2008(3):163-164.
被引量:12
2
杨宏林.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企业竞争力模糊评价模型[J]
.统计与信息论坛,2004,19(5):47-50.
被引量:4
3
鲁志国,刘志雄.
区域创新能力的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J]
.中国西部科技,2004,3(8):3-4.
被引量:14
4
潘颖,郭风瑞.
主成分分析在我国区域经济梯度评价中的应用[J]
.统计与信息论坛,2005,20(2):79-82.
被引量:5
5
林海明,张文霖.
主成分分析与因子分析的异同和SPSS软件——兼与刘玉玫、卢纹岱等同志商榷[J]
.统计研究,2005,22(3):65-69.
被引量:505
6
韩艳.
陕西产业集群选择的实证分析[J]
.陕西统计与社会,2005(1):39-40.
被引量:2
7
洪蔚.
创新在互动中产生[J]
.科技信息(山东),2005(5):18-19.
被引量:2
8
李琳,陈晓红.
基于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高新区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
.社会科学家,2005,20(3):57-61.
被引量:17
9
李新运,张海峰.
主成分分析在山东省经济发展梯度分区中的应用[J]
.地域研究与开发,1995,14(1):25-29.
被引量:9
10
陈耀辉,孙春燕,向华.
高校教学管理水平评价方法新探及软件设计[J]
.统计与决策,2005,21(08S):70-71.
被引量:5
引证文献
9
1
史锦凤,马力.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区域创新能力评价[J]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1(1):68-71.
被引量:18
2
张卫星,李红忠,郭志富,范况生.
中部六省知识创造能力的比较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0):6249-6251.
被引量:3
3
王燕燕,马力.
基于产业集群的济南市区域创新能力综合评价[J]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2(1):81-83.
被引量:5
4
李庭辉,范玲.
中国地区区域创新能力的实证研究[J]
.统计与决策,2009,25(8):75-77.
被引量:5
5
韩刚.
安徽省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研究[J]
.中国发展,2009,9(2):82-85.
被引量:3
6
于梦圆.
滨海新区的区域创新环境培养[J]
.环渤海经济瞭望,2009,23(10):23-25.
7
王晓光,方娅.
基于产业集群的哈大齐工业走廊区域创新能力评价[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27(10):100-103.
被引量:11
8
柏玲.
中国区域知识创造能力的对比分析研究[J]
.市场论坛,2011(4):3-4.
9
汪嵘明.
云南省开发区自主创新能力评价研究[J]
.价值工程,2015,34(12):224-227.
二级引证文献
45
1
王琦,柴亮.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中国区域创新能力研究——31省市2008年截面数据的实证分析[J]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2010,10(4):78-80.
被引量:6
2
王燕燕,马力.
基于产业集群的济南市区域创新能力综合评价[J]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2(1):81-83.
被引量:5
3
蒋文明.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我国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研究[J]
.经济研究导刊,2008(2):31-33.
被引量:1
4
周妍,张然,孔晓玲.
面条品质评价中的数据分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
.包装与食品机械,2008,26(5):46-50.
被引量:4
5
周妍,孔晓玲,陈焱焱,张继矿.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面条品质评价[J]
.中国粮油学报,2008,23(6):46-50.
被引量:9
6
吴先华,郭际.
基于模糊数学和层次分析法的内生型产业集群创新能力的评价研究——以江苏省三个产业集群为例[J]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09,39(13):6-11.
被引量:3
7
侯仁勇,张蕾,王果.
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及实证[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09,31(4):637-641.
被引量:20
8
刘贵文,张怿蓝.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城市创新能力评价[J]
.科技管理研究,2009,29(10):115-117.
被引量:22
9
李伟舵.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自主创新能力综合评价——以湖南省为例[J]
.创新,2009,3(10):54-56.
被引量:1
10
陈蕾.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东北三省区域创新能力综合评价研究[J]
.知识经济,2010(4):5-6.
1
陆蓓蓓.
江苏省区域创新能力评价研究[J]
.中国集体经济,2015(18):17-18.
被引量:2
2
朱建平,王德青,方匡南.
中国区域创新能力静态分析——基于自适应赋权主成分聚类模型[J]
.数理统计与管理,2013,32(5):761-768.
被引量:17
3
宋瑞丽.
改进模糊综合评判法评价河南省区域创新能力[J]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15,29(5):58-62.
4
孙丽杰,刘希宋.
我国区域创新能力的比较研究[J]
.技术经济,2005,24(8):93-96.
被引量:7
5
杜金凌,李后建.
市场化改革、股市发展与区域创新能力[J]
.中国科技论坛,2016(2):100-105.
被引量:3
6
张永福,赵洪章,穆扬.
因子分析在学生成绩综合评价中的应用[J]
.现代电子技术,2008,31(6):137-140.
被引量:4
7
曹广喜.
FDI对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溢出效应的实证研究——基于动态面板数据模型[J]
.经济地理,2009,29(6):894-899.
被引量:35
8
杨宏林.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企业竞争力模糊评价模型[J]
.统计与信息论坛,2004,19(5):47-50.
被引量:4
9
郑宏珍,初佃辉.
面向工科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培养研究[J]
.信息系统工程,2010,23(12):138-141.
被引量:2
10
汪玥.
基于多元统计分析的我国省市的高等教育水平分析[J]
.财经界,2013(26):269-269.
统计教育
2006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