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玉米雄性不育节养增产技术研究 被引量:8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本研究从1986年开始,经母本雄性不育系的转育、与父本配合力及育性的测定、不育节养增产效果的比较试验,不育株率对结实率等关系研究,提出“不育节养增产技术”的应用技术程序,已在500万亩的生产田上应用成功,为玉米雄性不育基因的利用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出处 《辽宁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16-19,共4页 Liaoning Agricultural Sciences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4

二级参考文献15

  • 1高卫东,戴法超.玉米大斑病研究的新进展[J].植物病理学报,1993,23(3):193-195. 被引量:51
  • 2徐秀德,卢庆善,潘景芳.中国高粱丝黑穗病菌小种对美国小种鉴别寄主致病力测定[J].辽宁农业科学,1994(1):8-10. 被引量:14
  • 3温振民,遗传学报,1983年,10卷,6期,477页
  • 4陈伟程,作物学报,1979年,5卷,4期,21页
  • 5高卫东.华北区玉米、高粱、谷子纹枯病病原学的初步研究[J]植物病理学报,1987(04).
  • 6宋玉墀,陈鹏印.玉米青枯病调查研究简报[J]陕西农业科学,1984(04).
  • 7张传模,徐维基,朱贤朝,吴全安,赵元璋.11个玉米自交系对小斑病O小种几个抗性因素遗传的研究[J]遗传学报,1983(03).
  • 8马秉元,李亚玲,段双科.玉米对丝黑穗病的抗性与遗传初步研究[J]中国农业科学,1983(04).
  • 9Philip M. Halisky. Physiologic specialization and genetics of the smut fungi. III[J] 1965,The Botanical Review(1):114~150
  • 10白金铠,潘顺法,姜晶春.玉米圆斑病菌生理小种鉴定结果[J]植物病理学报,1982(03).

共引文献72

同被引文献81

引证文献8

二级引证文献30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