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鲁迅到巴金:新文学精神的接力与传承——试论巴金在现代文学史上的意义
被引量:2
出处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11,共8页
Contemporary Writers Review
同被引文献9
-
1陈思和.从鲁迅到巴金:新文学传统在先锋与大众之间——试论巴金在现代文学史上的意义[J].文学评论,2006(1):6-14. 被引量:8
-
2谭光辉.论五四知识分子从“医国”到“医人”的精神嬗变历程[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1(2):53-57. 被引量:1
-
3李欧梵.上海摩登-一种新都市文化在中国1930-1945[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
4竹内好.近代的超克[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57.
-
5爱德华·W·萨义德.知识分子论[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
-
6欧·奥尔特曼 马·切默斯著 骆林生译.文化与环境[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1..
-
7钱理群.与鲁迅相遇:北大演讲录之二[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
-
8Larrain,J.意识形态与文化身份:现代性和第三世界的在场[M].戴从容,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
9周作人,周建人.年少沧桑--兄弟忆鲁迅:第1册[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
1陈思和.从鲁迅到巴金:新文学精神的接力与传承——试论巴金在现代文学史上的意义[J].巴金研究,2006,0(1):25-29. 被引量:1
-
2康.西蒙诺夫.第三个副官[J].当代军事文摘,2007(3):74-75.
-
3张旋.唯有孤独 恒常如新[J].新阅读,2015,0(10):53-53.
-
4刘波.鉴赏的常识与风度[J].名作欣赏(鉴赏版)(上旬),2012(8):142-142.
-
5周志波.谁解其中味?——新文化运动中的《红楼梦》[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7,22(7):32-35.
-
6刘一秀.传统与现代的纠结[J].小说评论,2010(5):73-76.
-
7吴亮.我看新年伊始的《北京文学·精彩阅读》[J].北京文学(精彩阅读),2004,0(5):137-138.
-
8李振声.重溯中国新文学精神之源:新文学与晚清新思想学术运动[J].扬子江(评论),2008(5):9-14.
-
9杨爱芹.不惑之年与世俗之感:《憩园》之于巴金的意义[J].东岳论丛,2010,31(9):29-31. 被引量:3
-
10辜也平.读者接受与巴金研究的新视角[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2(1):4-6. 被引量: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