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旅游中革命纪念馆发展模式探讨
被引量:8
Inquiring Into Development of Revolutionary Memorial Museum in Red Tour
出处
《南方文物》
2005年第4期133-135,共3页
Cultural Relics in Southern China
同被引文献27
-
1魏国英.充分发挥革命纪念馆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重要作用[J].文物世界,2004(6):72-74. 被引量:1
-
2红色旅游如火如荼[J].中国老区建设,2005(6):23-23. 被引量:1
-
3刘经华.全国百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藕塘烈士陵园[J].中国地名,2006(6):57-57. 被引量:2
-
4梁峰.我国红色旅游资源分布特点及其开发策略研究[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6(5):47-49. 被引量:24
-
5陈志永,李育.我国红色旅游发展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J].学术探索,2005(5):46-51. 被引量:38
-
6谷玉芬.红色旅游与红色资源关系解析[J].商业经济,2006(3):94-95. 被引量:24
-
7李广春.红色旅游发展的需求及其增长[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5(1):187-189. 被引量:3
-
8万青.关于开发大别山地区红色旅游资源的探讨[J].中国农学通报,2006,22(6):505-509. 被引量:14
-
9蒋晓丽,石磊.公益与市场:公共文化建设的路径选择[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8):65-69. 被引量:21
-
10喻建良.湖南名人故里旅游市场稳定与开发策略研究——基于刘少奇同志纪念馆的实证研究[J].经济地理,2006,26(5):888-891. 被引量:14
引证文献8
-
1董敏,倪卫红,白宁.江苏省红色旅游与文物保护开发的实证研究[J].东南文化,2006(6):92-96. 被引量:7
-
2倪卫红,冯林林,董敏.红色旅游产业、文物保护开发与地区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研究[J].商业研究,2007(11):167-170. 被引量:8
-
3冯淑华.公益化背景下纪念馆游客的旅游动机及其行为研究——以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为例[J].旅游论坛,2008,19(5):177-184. 被引量:10
-
4马超.发展红色旅游 加强文物保护[J].科教文汇,2010(2):195-196. 被引量:4
-
5刘宏明.大别山红色文化资源的旅游价值开发利用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2012(5):54-56. 被引量:26
-
6王春山.革命类博物馆红色文化消费探析[J].重庆与世界,2016,33(46):71-74. 被引量:9
-
7方策.老区革命纪念馆发展路径探析——以皖南柯村暴动纪念馆为例[J].度假旅游,2018(12):197-198.
-
8王琳.红色旅游下如何加强文物保护[J].神州,2012,0(3X):19-19.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65
-
1杨效忠,王庆斌,叶舒娟,陈彩虹.皖西红色旅游开发和保护一体化模式研究[J].皖西学院学报,2008,24(5):126-130. 被引量:5
-
2马超.发展红色旅游 加强文物保护[J].科教文汇,2010(2):195-196. 被引量:4
-
3赵莹.浅谈博物馆的文物保护工作[J].管理观察,2010(17):265-266.
-
4金俊,叶菁,齐康.传承纪念、续写丰碑——淮安周恩来纪念馆生平业绩陈列馆设计[J].建筑与文化,2011(11):112-114.
-
5张金玲.近20年国内旅游动机研究述评[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1,26(12):70-73. 被引量:3
-
6徐和清,郑振华.红色旅游市场可持续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及策略研究[J].江苏商论,2011(12):127-129. 被引量:2
-
7熊云明,李松志.我国红色旅游研究综述[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12(2):81-82. 被引量:12
-
8刘佳雪.纪念馆游客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为例[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12,24(2):37-41. 被引量:2
-
9白惠芳,李艳芳.分析生态旅游营销中的环境保护对策[J].科教导刊,2012(33):187-188.
-
10朱明远.基于免费准入的景区经营对策研究——以南京玄武湖景区为例[J].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4):65-69. 被引量:2
-
1栾冬.“红岩”花开别样红[J].当代党员,2009(6):24-26.
-
2严晶晶.革命纪念馆在建设和谐社会中的作用[J].科学时代,2013(3).
-
3郑德俊.网络环境下文献信息服务的发展模式探讨[J].图书情报工作动态,2002(3):25-25.
-
4林本兰,刘俊英,蒋滔,陈怡,张爱梅.高校学报与产学研结合的发展模式探讨[J].编辑学报,2011,23(5):430-431. 被引量:7
-
5黄岫,李焕青,高雪松.全媒体时代传统纸媒的发展模式探讨[J].中外企业家,2015(6X). 被引量:2
-
6王剑,李子臣.高校图书馆发展模式探讨[J].高校信息学刊,1997,13(2):11-14.
-
7徐力文.湖北数字图书馆区域合作发展模式探讨[J].图书馆论坛,2003,23(5):57-59. 被引量:5
-
8刘海燕,张开凤.21世纪图书馆组织文化发展模式探讨[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03,21(1):17-18. 被引量:4
-
9唐晓玲.高校资料室发展模式探讨[J].情报资料工作,1996,17(4):18-20. 被引量:7
-
10李欣荣.网上书店及网上书店的发展模式探讨[J].数字图书馆论坛,2004(7):32-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