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庄子的理想人格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被引量:
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庄子的理想人格是“圣人”、“至人”、“神人”和“真人”,但表述得最为完整的还是“真人”。他用浪漫和奇异的语言描述了“真人”的精神境界,带有超脱和神异的性质。他的理想人格所蕴含的批判精神、平等的自由观和崇尚自然的情怀,对后世的影响较大。
作者
王国胜
机构地区
郑州大学
出处
《理论探索》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0-22,共3页
Theoretical Exploration
关键词
庄子
理想人格
“修为之法”
影响
分类号
B223.5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33
引证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9
参考文献
2
1
陈鼓应.庄子今注今释(上、中、下)[M].北京:中华书局,1983..
2
王国胜.
庄子人生哲学内在“矛盾”探析[J]
.江西社会科学,2005,25(7):59-62.
被引量:6
二级参考文献
1
1
陈鼓应.庄子今注今释[M].北京:中华书局,1983..
共引文献
5
1
王国胜.
道家视野中的理想人格及其践行之道[J]
.长白学刊,2006(3):68-70.
被引量:2
2
李莉.
试论庄子理想人格的形成和建构[J]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5(4):111-113.
被引量:2
3
高旭.
“生的桎梏”与“死的超越”——论《庄子》生命哲学的内在性困境[J]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0(2):13-17.
4
葛长龙.
庄子思想的人学意蕴[J]
.理论探索,2010(1):42-44.
被引量:4
5
王国胜.
论道家的治国方略[J]
.理论探索,2011(3):43-46.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33
1
史红.
道·美·人生——庄子美学思想探析[J]
.北京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2):46-52.
被引量:4
2
史向前.
庄子处世述评[J]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15(3):84-90.
被引量:1
3
李堆尚.
庄子的人生观[J]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18(2):3-7.
被引量:2
4
吴晶.
《庄子·大宗师》“真人”辨析[J]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05,22(1):100-104.
被引量:2
5
王国胜.
理想的幻灭与无奈的悲鸣——试论庄子人生哲学的嬗变[J]
.理论探索,2005(3):26-29.
被引量:6
6
赖永兵.
庄子美学思想研究二十年述评[J]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20(6):63-66.
被引量:3
7
王国胜.
庄子人生哲学内在“矛盾”探析[J]
.江西社会科学,2005,25(7):59-62.
被引量:6
8
孙殿玲.
庄子审美欣赏论[J]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9(5):52-55.
被引量:1
9
周中之.
和谐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生观[J]
.伦理学研究,2006(1):7-10.
被引量:3
10
刘俊英.
庄子和谐观对现代人的启示[J]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9(1):12-15.
被引量:6
引证文献
9
1
李莉.
试论庄子理想人格的形成和建构[J]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5(4):111-113.
被引量:2
2
乌双.
庄子的人生理论及精神的历史影响与现代价值[J]
.语文学刊(高等教育版),2011(3):17-18.
被引量:1
3
王国胜.
论道家的治国方略[J]
.理论探索,2011(3):43-46.
被引量:1
4
刘冉,张海燕.
庄子理想人格中的自由存在思想浅析[J]
.济宁学院学报,2012,33(2):121-124.
5
樊瑞晶.
从《大宗师》看庄子美学思想对人生观形成的作用[J]
.学园,2012(14):22-24.
被引量:1
6
冯玉雪.
论道家的审美理念与现代和谐设计[J]
.艺术评论,2013(3):106-109.
被引量:1
7
王国胜.
论道家思想的人本主义维度[J]
.河南社会科学,2013,21(2):54-57.
被引量:3
8
郭戎戈.
自由心灵的避难所——在儒道互补中解读庄子的自由哲学[J]
.时代文学(上半月),2011,0(10):239-240.
9
韩伟.
浅析中国古代的人学理论研究[J]
.试题与研究,2019(27):70-70.
二级引证文献
9
1
李兆健,陆新茹,王庆其.
致虚极,守静笃——《庄子》的健康心理学思想研究[J]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21(4):20-22.
被引量:2
2
刘冉,张海燕.
庄子理想人格中的自由存在思想浅析[J]
.济宁学院学报,2012,33(2):121-124.
3
赵邦庆.
《老子》的哲学思想及其数理原理[J]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12,35(4):112-113.
被引量:1
4
王国胜.
魏晋《庄子》诠释探析[J]
.黑河学刊,2013(6):43-44.
5
江毅.
浅论道家伦理价值观中合理因素的现实意义[J]
.皖西学院学报,2014,30(3):23-27.
6
陈明.
人本主义心理学教育观与道家教育观的共通之处[J]
.现代大学教育,2018,0(5):8-12.
被引量:2
7
胡佐红,郭步山.
庄子人生观对当代大学生心理危机的疏解意义[J]
.艺术科技,2021,34(5):42-43.
8
张成岗.
人体结构与功能的四元数矢量模型的生物学意义与医学价值[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21,25(16):1-8.
被引量:2
9
常永虎.
新时代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研究[J]
.现代商贸工业,2023,44(3):11-13.
1
姚大志.
罗尔斯:从自由到平等[J]
.开放时代,2003(1):22-24.
被引量:9
2
周梅玲,栗志刚.
卢梭自由的丧失和重建——论卢梭的自由观及其当代价值[J]
.社科纵横,2013,28(6):144-148.
3
张秀梅.
浅析罗尔斯平等的自由[J]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9(3):91-93.
被引量:1
4
闻晓祥.
马克思主义正义论原则之建构——关于“平等的自由”原则[J]
.哲学动态,2016(7):32-39.
5
孙彤,李建华.
平等的自由——罗尔斯对正义原则的一种运用[J]
.湖南社会科学,2010(6):16-19.
被引量:1
6
张伟,牟世晶.
马克思正义理论的立论基础:立足于“平等”的自由[J]
.社会主义研究,2012(1):15-18.
被引量:5
7
王江涛.
卢梭社会契约论思想研析[J]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9(4):63-65.
被引量:1
8
王天楠.
平等的两个路标——论马克思与罗尔斯平等观的差异[J]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5(6):633-638.
9
寇东亮.
重塑当代中国人自由观念的三个着力点[J]
.中州学刊,2015(1):92-98.
10
傅强.
德拉·沃尔佩的平等观述评[J]
.大连干部学刊,2016,32(6):5-9.
理论探索
2006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