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重视阈下的认同危机——论王祥夫新作《惩罚》中的人性论批判
被引量:2
出处
《当代文坛》
CSSCI
2006年第1期86-88,共3页
Contemporary Literary Criticism
参考文献3
-
1阿尔都塞 李其庆 译.《读(资本论)》[M].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
2鲍曼 杨渝东 史建华.《现代性与大屠杀》[M].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19-20页.
-
3马克思.《马恩全集》(第6卷)[M].人民出版社,1973年版.第152页.
共引文献26
-
1张一兵.阿尔都塞:马克思哲学思想发展史的重新考证[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2,54(3):64-74. 被引量:20
-
2张盾.重新辨析马克思创立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本意——评后现代理论对马克思“生产”概念的批判[J].哲学研究,2005(6):12-19. 被引量:11
-
3尹保云.现代性与现代化的历史定位[J].学术月刊,2005,37(10):15-21. 被引量:8
-
4顾红亮.人格认同危机与自由人格建构[J].浙江社会科学,2005(6):137-142. 被引量:2
-
5王善平.现代性:资本与理性形而上学的联姻[J].哲学研究,2006(1):37-41. 被引量:40
-
6张和龙.颠覆性的后现代游戏——论马丁·艾米斯的“后现代招式”[J].外国文学,2006(2):13-20. 被引量:16
-
7王珏.组织伦理与当代道德哲学范式的转换[J].哲学研究,2007(4):97-102. 被引量:8
-
8李世涛.对西方现代性与西方审美现代性的阐释[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7(3):163-168. 被引量:2
-
9戴月华.《恐怖、恐怖主义和人类处境》一书述评[J].国外社会科学,2008(2):110-114. 被引量:1
-
10郭华.晚期阿尔都塞的“偶然相遇的唯物主义”[J].南京社会科学,2009(4):26-32.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12
-
1傅谨.理想与人道的二律背反——解读话剧《切·格瓦拉》[J].东方文化,2001(5):87-95. 被引量:2
-
2王春林.王祥夫小说的底层关怀[J].当代作家评论,2005(2):107-113. 被引量:5
-
3阿多诺.《否定的辩证法》[M].重庆出版社,1993年.第327、328页.
-
4王祥夫.《小说与农村》[J].山西文学,1996,:70-70.
-
5爱德华·赛义德.《想象的地理及其表述形式:东方化东方》,张京媛.《后殖民理论与文化批评》,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41页.
-
6齐格蒙特·鲍曼.《现代性与大屠杀》,杨渝东等译,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
-
7维戈茨基.《艺术心理学》,周新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版,第255页、第284页.
-
8弗朗索瓦.《于连:圣人无意》,闫素伟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
9李云雷.底层关怀、艺术传统与新“民族形式”--王祥夫先生访谈[J].文艺理论与批评,2008(2):21-29. 被引量:13
-
10胡遂.论盛唐诗的“有我”与“无我”[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38(2):108-111. 被引量:1
-
1幽默二则[J].农家致富,2010(11):62-62.
-
2笑话[J].中国社会工作,2012(26):62-63.
-
3王豪(编译).惩罚[J].党建文汇(上半月),2007(7):56-56.
-
4惩罚[J].发展,2009(10):159-159.
-
5喑篱.惩罚[J].人民文学,2009(8):169-169.
-
6李仙琼.论谢默斯·希尼的民族文化身份问题——解析沼泽诗两首《托兰人》与《惩罚》[J].怀化学院学报,2010,29(3):99-101. 被引量:1
-
7白琪.惩罚[J].商界,2005(2):62-63.
-
8谢丽.困境中的守候——读王手《惩罚》[J].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08(6):100-101.
-
9霍寿喜.惩罚[J].党风建设,2002(5):47-47.
-
10笑话六则[J].保健医苑,2011(2):43-4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