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历史终结”的地方开始——论余虹《革命·审美·解构》的写作意义
出处
《当代文坛》
CSSCI
2006年第1期131-134,共4页
Contemporary Literary Criticism
参考文献5
-
1钱中文.《文学理论现代性问题》[A]..《文学理论:走向交往与对话的时代》[C].北京走学出版社,1999年7月版.第279-336页.
-
2石风珍.《中国文学理论现代性研究的两种思路》[N].《文艺报》,2002年4月23日.
-
3曼海姆.《意识形态与鸟托邦》[M].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72-74页.
-
4道格拉斯-凯尔蚋 斯蒂芬·贝斯特 张志斌译.《后现代理论》[M].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2月版.第73页第172页.
-
5道格拉斯·凯尔蚋 斯蒂芬·贝斯特.《后现代理论》[M].,.第172页.
-
1王有亮.大胆的尝试 可喜的收获——余虹《革命·审美·解构》述评[J].东方丛刊,2002(4):242-247.
-
2李欧梵对后现代理论的批判[J].当代作家评论,1999(6):124-124.
-
3田依白.革命 审美——解读余虹反思文学理论现代性中的两个关键词[J].鸡西大学学报(综合版),2009,9(6):122-124.
-
4孟飞.革命死了,革命万岁!——献给伟大的十月[J].经济管理文摘,2007(23):15-15.
-
5张定浩.松弛产生准确[J].西湖,2015,0(1):30-31.
-
6吴炫.我看当前若干走红作品的“文学性问题”[J].南方文坛,2007(3):68-74. 被引量:2
-
7艾云.学人之殇[J].广州文艺,2015,0(5):57-92. 被引量:1
-
8《欧美象征主义诗歌赏析》即将出版[J].外国文学研究,1988,10(3):68-68.
-
9蒋振.“文学性”问题与文学本质再认识——以两种“文学性”为例[J].唐山文学,2016,0(5):156-157.
-
10文帅楠.以“文”而论的中国古代文论[J].青年文学家,2014,0(9X):5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