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问题与主义之争”中的胡适思想及其对当代文化建设的启示
被引量: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多年来对胡适与李大钊等之间的“问题与主义”之争存在一些简单化的观点,其实争论双方都从学理的角度和社会实践的可行性上相互得到了不少启迪。透过这一论争,考察胡适本人的思想以及当时特定历史时期的思想状况,分析胡适“再造文明”的思想,对于我国今天的文化现代化建设有其重要的、积极的意义。
作者
刘志国
机构地区
山东大学马列部
出处
《山东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7-50,共4页
Shandong Social Sciences
关键词
胡适
问题与主义
文明再造
文化现代化
分类号
G02 [文化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3
共引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94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4
参考文献
13
1
胡适.四论问题与主义[A]..胡适文集[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2
胡适.三论问题与主义[A]..胡适文集[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3
李大钊.再论问题与主义[A]..胡适文集[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4
蓝志先.问题与主义[A]..胡适文集[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5
胡适.留学日记[C].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
6
胡适.我的歧路[A]..胡适文存:2集卷3[M].上海:亚东图书馆,1927..
7
胡适.这一周[A]..胡适文集[C].,..
8
胡适.新思潮的意义[M]..胡适文集[C].,..
9
胡适.留学日记[C].,1916年1月31日..
10
.《胡适文存·寄陈独秀》附录[A]..《胡适义集》[C].,..
共引文献
5
1
董国强.
论“问题与主义”之争前后的李大钊思想——对争论性质的再探讨[J]
.社会科学研究,2004(4):99-104.
被引量:9
2
王学典.
现代学术史上的唯物史观——论作为“学术”的马克思主义[J]
.山东社会科学,2004(11):11-14.
被引量:9
3
罗志田.
外来主义与中国国情:"问题与主义"之争再认识之三[J]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05,42(2):98-110.
被引量:18
4
汪大白.
胡适:现代诗经学的开山人[J]
.江淮论坛,2011(5):176-179.
被引量:1
5
张宝明.
“问题”与“主义”:两种思想谱系的历史演绎——从知识社会学的视角看《新青年》和《每周评论》的衔接[J]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04,41(2):65-73.
被引量:5
同被引文献
94
1
董国强.
论“问题与主义”之争前后的李大钊思想——对争论性质的再探讨[J]
.社会科学研究,2004(4):99-104.
被引量:9
2
钱素敏.
“问题与主义”之争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J]
.知识经济,2008(5):176-177.
被引量:1
3
陆剑杰.
中国的自由主义和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之关系的历史、现状与未来[J]
.哲学研究,1999(11):22-31.
被引量:16
4
倪培强,池中莲.
也谈“问题与主义”之争及其影响[J]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20(2):3-9.
被引量:4
5
范耀登.
试论五四时期“问题与主义”论争对立中的同一[J]
.广东社会科学,1998(2):70-75.
被引量:2
6
李庆.
胡适和问题与主义之争[J]
.近代史研究,1986(5):177-185.
被引量:7
7
邓野.
王揖唐的“社会主义”演说和“问题与主义”论战的缘起[J]
.近代史研究,1985(6):253-257.
被引量:11
8
丁祯彦.
从“文学改良刍议”到“问题与主义”的论战——评“五四”前后胡适的哲学思想[J]
.学术月刊,1979,11(5):19-24.
被引量:1
9
李安增,刘煜.
“问题与主义”之争的再评价[J]
.晋阳学刊,1997(3):64-69.
被引量:5
10
邱焕章,周富洪.
重新探讨问题与主义之争[J]
.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17(2):66-74.
被引量:5
引证文献
5
1
高正礼.
“问题与主义”之争的若干辨析[J]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9(4):373-378.
被引量:4
2
卢毅.
新思潮激荡中的“问题与主义”之争[J]
.党史文汇,2012(3):4-10.
被引量:1
3
付锦睿.
五四时期“问题与主义”之争的百年回顾与当代价值[J]
.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8(4):103-107.
4
刘德军,刘茂旺.
改革开放以来“问题与主义”研究述论[J]
.南阳理工学院学报,2020,12(1):1-6.
5
刘暖.
“问题与主义”之争研究的历史溯源、主要论域及发展进路[J]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1(5):95-103.
二级引证文献
4
1
胡言会.
现代性作为一种知识与伦理:“问题与主义”之争探源[J]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12,28(6):17-21.
被引量:1
2
卢毅.
新思潮激荡中的“问题与主义”之争[J]
.党史文汇,2012(3):4-10.
被引量:1
3
刘德军,刘茂旺.
改革开放以来“问题与主义”研究述论[J]
.南阳理工学院学报,2020,12(1):1-6.
4
刘暖.
“问题与主义”之争研究的历史溯源、主要论域及发展进路[J]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1(5):95-103.
1
杨玉春.
浅析“问题与主义”之争中胡适的思想及其当代启示[J]
.科教导刊(电子版),2015,0(20):62-63.
2
袁刚,陈雪嵩,杨先哲.
“问题与主义”之争九十年回顾与思考[J]
.学习与实践,2009(5):61-71.
被引量:2
3
学术论点摘编[J]
.学术界,2008(5):302-303.
4
邱运华.
问题与主义:托洛茨基的文化理论研究[J]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72-78.
被引量:2
5
姚展雄.
文化再造:水与火的缠绵[J]
.中外企业家,2004(4):89-91.
6
郝雨.
民族性[J]
.南方文坛,2000(3):46-50.
被引量:1
7
钟谟智.
作为“现代性”理论经典的《共产党宣言》[J]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3,19(4):134-137.
8
吕宏伟.
对建设我国社会主义新文化的思考[J]
.理论与现代化,1990(10):17-19.
9
沈玉萍.
试析临夏回族文化[J]
.青海民族研究,2002,13(2):109-112.
10
孙歌.
内在于冲绳的东亚战后史[J]
.读书,2010(2):70-80.
被引量:2
山东社会科学
2006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