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群体性突发事件成因的舆情视角
被引量: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形成和发生不是偶然的,有着更深层次的原因。从舆情视角看,在看似简单的中介性社会事项与舆情之间的刺激和反应过程背后,存在着非常复杂的国家管理者和民众之间的利益关系,主要表现为深层次的利益矛盾,而且,这些利益矛盾常常容易转化为与政府对立。
作者
温淑春
机构地区
天津社会科学院舆情研究所
出处
《理论与现代化》
2006年第1期60-64,共5页
Theory and Modernization
关键词
群体性突发事件
成因
舆情视角
分类号
C913 [经济管理]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7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751
同被引文献
48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13
参考文献
4
1
王绍光,胡鞍钢,丁元竹.
经济繁荣背后的社会不稳定[J]
.战略与管理,2002(3):26-33.
被引量:237
2
中国行政管理学会课题组.
我国转型期群体性突发事件主要特点、原因及政府对策研究[J]
.中国行政管理,2002(5):6-9.
被引量:210
3
胡鞍钢.
中国90年代后半期腐败造成的经济损失[J]
.国际经济评论,2001(3):12-21.
被引量:37
4
陈宗胜,周云波.
非法非正常收入对居民收入差别的影响及其经济学解释[J]
.经济研究,2001,36(4):14-23.
被引量:282
二级参考文献
47
1
金太军.公共行政的民主和责任取向析论[J].天津社会科学,2000,(5).
2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人民日报》,2000年10月19日.
3
.《中国统计摘要》[Z].,2000年..
4
.[N].《光明日报》,1998.1.26.
5
何显明.阶层分化中的社会公正及政府职能的强化问题[J].学术研究,2000,(9).
6
例如:二滩水电站总投资280多亿元,被评为"优质工程",提前21个月投产,但是建成之日就陷入严重亏损状态,仅1999年亏损达10亿元,2000年预计亏损10亿元.详细分析见胡鞍钢:《西部开发三大原则--二滩水电项目严重亏损的调研报告》,2000年4月15日,《中国国情分析研究报告》,第27期.
7
江泽民:"关于财政税收工作问题",《中国财经报》,2000年4月12日.
8
引自原国家体改委经济体制改革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综合开发研究院(深圳)联合研究组:《中国国际竞争力发展报告(1999)》,1999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342页.
9
肖杨,2000年3月10日.
10
根据万安培等人的计算,1992年三大价差租金占国民收入的1/4.
共引文献
751
1
谭爽,许明欣,孔祥涛.
新时代社会风险治理的群众路线:关键挑战与践行逻辑[J]
.中国应急管理科学,2024(2):20-33.
2
杜海峰,宋遥,何晓晨.
乡村群体性事件的产生逻辑——基于人际互动视角的探讨[J]
.中国应急管理科学,2023(1):31-46.
被引量:1
3
王刚,唐永文.
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理论逻辑、现实困境及建构维度[J]
.新东方,2020(5):43-49.
被引量:2
4
陈宗胜.
综合运用经济发展、体制改革及分配举措推进共同富裕[J]
.经济学动态,2021(10):19-33.
被引量:31
5
杜海峰,宋遥,何晓晨.
乡村振兴背景下的村民征地集群行为研究[J]
.信息技术与管理应用,2023(3):14-33.
6
郭建杰,谢罡.
略论制度变迁理论及其与我国社会稳定关系[J]
.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06(S1):66-70.
被引量:1
7
胡双发.
收入分配的首要问题:差距过大还是分配不公[J]
.生产力研究,2007(21):6-9.
被引量:3
8
葛新,张贤华.
论社会公共危机管理中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建立[J]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8,24(2):104-106.
9
周斌.
促进湖北在中部崛起的人力资本战略[J]
.世纪桥,2006(2):53-55.
被引量:1
10
曹明.
我国的收入分配现状、问题及政策建议[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6,28(S1):68-69.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48
1
刘毅.
网络言论传播与民众舆情表达[J]
.电影评介,2006(14):102-103.
被引量:16
2
陈月生,于家琦.
群体性突发事件发生、应急和预防机制与舆情[J]
.社科纵横,2006,21(7):135-137.
被引量:9
3
王来华,陈月生.
舆情的主客体关系与突发性群体事件[J]
.社科纵横,2004,19(4):22-24.
被引量:13
4
杨军.
论网络热点事件负面信息的“魔弹”效应--以“李刚门”事件为例[J]
.江西社会科学,2012,32(2):216-220.
被引量:5
5
董枫.
从社会舆情到舆论监督的转化[J]
.视听纵横,2003,24(6):83-84.
被引量:1
6
王来华,林竹,毕宏音.
对舆情、民意和舆论三概念异同的初步辨析[J]
.新视野,2004(5):64-66.
被引量:115
7
毕宏音.
影响民众舆情的中介性社会事项[J]
.广西社会科学,2004(11):157-159.
被引量:14
8
刘月平.
社会心理压力及情绪的不良转化——兼论与舆情的关系[J]
.兰州学刊,2004(6):263-265.
被引量:6
9
刘毅.
试论舆情信息汇集和分析机制的建立和完善[J]
.理论月刊,2005(6):91-93.
被引量:15
10
刘晓明.
新形势下的舆情特点和分析方法[J]
.党政论坛,2005(7):18-20.
被引量:5
引证文献
5
1
姜胜洪.
从舆情视角看企业劳资纠纷引发的群体性事件[J]
.理论界,2007(3):94-95.
被引量:4
2
唐喜亮,杨军.
2006年舆情研究综述[J]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7,23(9):38-40.
被引量:3
3
姜胜洪.
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成因的舆情视角[J]
.湖北社会科学,2007(12):59-61.
被引量:1
4
杨海华.
建立应对群体性突发事件的舆情信息管理制度——以贵州瓮安6·28群体性突发事件为例[J]
.唯实,2010(6):42-45.
被引量:4
5
唐喜亮.
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研究现状与反思[J]
.出版广角,2014(2):61-63.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3
1
王来华.
舆情研究与民意研究的差异性[J]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4):336-340.
被引量:22
2
姚福生,王磊.
舆情核心要素与大学生舆情演化的关联性分析[J]
.学术论坛,2009,32(6):197-200.
被引量:22
3
杨江,侯敏.
论语言文字舆情信息的汇集[J]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2010(7):13-17.
被引量:7
4
姚亮,吕东霞,林永强.
现阶段中国的社会矛盾及特征分析[J]
.党政干部学刊,2011(6):56-59.
被引量:4
5
王新菊.
科学引导网络舆情 提高党的执政能力[J]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1,31(4):4-6.
6
周艳云.
广东劳资群体性事件的法制控制[J]
.韶关学院学报,2011,32(7):73-76.
被引量:1
7
刘刚.
烟台市牟平区劳资调解处理规范化建设浅析[J]
.中国市场,2013(13):104-105.
8
贾鼎.
基于多源流理论视角的群体性突发事件与公共政策产生机制[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7(2):154-160.
被引量:3
9
徐琴.
我国舆情管理研究及相关文献综述[J]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8(1):62-67.
被引量:1
10
肖鲁仁.
邻避型群体性事件中网络舆情的监测与引导[J]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40(1):143-148.
被引量:15
1
王来华,温淑春.
论群体性突发事件与舆情问题研究[J]
.天津社会科学,2006(5):63-65.
被引量:17
2
姜胜洪.
从舆情视角看企业劳资纠纷引发的群体性事件[J]
.理论界,2007(3):94-95.
被引量:4
3
翁良勇,杨伟.
刑事司法中的舆情与司法公正的关系及其协调[J]
.改革与开放,2012(3):25-27.
被引量:1
4
林竹.
群体性突发事件的舆情视角研究[J]
.社科纵横,2016,31(10):72-76.
被引量:1
5
何永红,戎蕊,兰月新,杨建华.
舆情视角下群体性事件的成因及对策研究[J]
.现代情报,2014,34(10):4-9.
被引量:3
6
苏林森.
当前职工舆情及应对——基于历次全国职工状况调查的分析[J]
.上海工会管理职业学院学报(工会理论研究),2011(4):25-28.
被引量:1
7
姜胜洪.
从舆情视角论群体性事件的原因及其预防和处置[J]
.前沿,2009(1):114-117.
被引量:6
8
冯希莹.
试论当前我国舆情研究的主要特色[J]
.理论与现代化,2010(3):102-106.
被引量:8
9
毕宏音.
影响民众舆情的中介性社会事项[J]
.广西社会科学,2004(11):157-159.
被引量:14
10
王来华,林竹,毕宏音.
对舆情、民意和舆论三概念异同的初步辨析[J]
.新视野,2004(5):64-66.
被引量:115
理论与现代化
2006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