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河南国土资源》
2006年第1期44-45,共2页
Henan Land & Resources
同被引文献27
-
1郑小明.香港特区政府如何“将土地资源转化为土地资本”——从土地经营角度对城市规划的思考[J].四川建筑,2005,25(4):4-6. 被引量:2
-
2宋卫方.节约集约用地之我见[J].黑龙江国土资源,2005(12):42-42. 被引量:1
-
3立足存量土地挖潜盘活 大力推进节约集约用地[J].山东国土资源,2006,22(1):27-29. 被引量:1
-
4杨浩,姚志禄,黄克清.集约用地“三步走”——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的实践[J].中国土地,2006(1):39-40. 被引量:1
-
5洪增林,薛惠锋.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指标体系[J].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2006,28(1):106-110. 被引量:120
-
6姚先国,盛乐.资源约束、需求约束,孰重孰轻?——香港土地资源集约利用的启示[J].浙江经济,2006(5):24-25. 被引量:5
-
7胡家政,张士征,李怀强.聊城市东昌府区努力做好节约集约用地工作[J].山东国土资源,2006,22(3):19-19. 被引量:1
-
8张大卫.全力推进“三项整治”工作 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在全省“三项整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摘要)[J].河南国土资源,2006(5):4-6. 被引量:2
-
9无锡市国土资源局 坚持集约用地 促进科学发展[J].江南论坛,2006(6). 被引量:1
-
10王业侨.节约和集约用地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中国土地科学,2006,20(3):24-31. 被引量:152
二级引证文献31
-
1陈松林,韦素琼,张文开,廖善刚.福建省土地资源学学科研究进展[J].海峡科学,2013(1):18-23.
-
2陈健飞,庾思慧,李娟娟.香港1993~2006年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特征分析[J].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9(4):41-46. 被引量:1
-
3李红.广东省城市化进程中的土地利用研究[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1(3):60-65.
-
4王意,李贻学,唐丽静.区域产业用地集约利用评价单元类型划分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展望[J].河北农业科学,2011,15(4):62-67.
-
5何为,修春亮.吉林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空间分异[J].自然资源学报,2011,26(8):1287-1296. 被引量:46
-
6陈兰康,张亮.基于生态位理论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以广西崇左市为例[J].江西农业学报,2012,24(4):174-176. 被引量:1
-
7杨承志,江奇.深圳土地改革:探索科学的土地管理制度[J].中国房地产,2012(8):17-18. 被引量:1
-
8刁其怀.香港土地利用模式对深圳土地改革的借鉴意义[J].中国房地产,2012(8):19-21. 被引量:1
-
9马庆斌.关于建立健全集约利用工业用地的制度和机制研究[J].中国市场,2013(12):26-32. 被引量:2
-
10杨亮,张文开,江辉仙.福州市鼓楼区与仓山区土地集约利用对比研究[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1(2):232-235.
-
1隋楠.璀璨的东方之珠——香港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见闻[J].黑龙江国土资源,2005(11):50-51.
-
2阳光城新界[J].东南置业,2011(1):89-89.
-
3建筑新界[J].住宅与房地产(中),2016,0(1):80-80.
-
4黄国哲.香港游艇俱乐部活动现况[J].船舶工业技术经济信息,2004(12):10-11. 被引量:3
-
5本刊编辑部,李文姹,张杰,韩伟,谭明,张婷.新界限:设计中的跨界——“10+10中国中元建筑论坛2013”建筑论坛侧记[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4(4):12-16.
-
6孙鹏伟.阳光城·新界营销中心优雅启幕[J].东南置业,2010(7):116-116.
-
7台湾新建观光旅馆[J].台声,2009(1):86-86.
-
8新界泵业:2013年底获机构调研[J].股市动态分析,2014(1):47-47.
-
9冼烨.丁屋 新界尚有自留地[J].消费,2014(20):25-25.
-
10赵连茂.今日香港消防[J].消防月刊,1997(3):38-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