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我国信息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探讨
被引量: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论述了信息产业的概念及特点,分析了我国信息产业的发展现状,讨论了信息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从六个方面提出了发展我国信息产业可采取的战略对策。
作者
王育菁
机构地区
西安财经学院图书馆
出处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11-113,共3页
Journal of Intelligence
关键词
信息产业
信息技术
对策研究
分类号
F062.5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15
同被引文献
42
引证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8
参考文献
4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4)[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4.416-440.
2
刘延章.
10年来我国信息化建设状况与问题[J]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6(5):152-154.
被引量:4
3
龚曙雄.
我国信息产业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
.图书馆,2003(3):65-67.
被引量:10
4
白桂英.
对加快我国信息化建设的思考[J]
.理论探索,2004(3):66-67.
被引量:3
二级参考文献
4
1
郑英隆.
信息产业的全球化态势与中国区域竞争力[J]
.中国软科学,2001(2):63-68.
被引量:7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1)[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
3
郗沭平.
中国信息产业发展的回顾与展望[J]
.图书情报工作,2000,44(3):71-76.
被引量:17
4
李日保.
“入世”为信息产业带来的机遇和挑战[J]
.图书情报工作,2001,45(4):55-57.
被引量:13
共引文献
15
1
徐俊杰.
我国信息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对策[J]
.硅谷,2008,1(17):37-37.
被引量:1
2
孟雪梅,曾伟仪.
闽台信息产业合作与发展策略研究[J]
.海峡科学,2010(11):24-26.
被引量:3
3
邓厚玲.
关于我国信息产业的现状及发展对策[J]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2):115-117.
被引量:2
4
刘爱丽.
黑龙江信息产业的SWOT分析[J]
.信息技术,2005,29(7):158-160.
被引量:1
5
王育菁.
浅析我国信息产业的发展对策[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15(15):104-105.
被引量:2
6
刘成伦,杜娴.
重庆市机动车尾气对大气环境的影响分析及减缓措施[J]
.环境污染与防治,2005,27(7):523-526.
被引量:21
7
刘莉君.
中国城乡统筹发展模式的理论论证[J]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7(6):53-55.
8
王育菁.
我国信息化建设发展现状分析[J]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5(19):18-19.
9
陈和明,严少华,周建农,黄俊.
增加中央财政投入促进地方农业科研机构科技创新[J]
.中国农学通报,2005,21(11):433-436.
被引量:3
10
王育菁.
关于发展我国信息产业的几点设想[J]
.商场现代化,2005(10Z):133-134.
同被引文献
42
1
田华伟.
安徽省信息产业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J]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7,10(2):6-8.
被引量:3
2
曹元坤.
人性化管理的认识困惑[J]
.当代财经,2004(12):94-96.
被引量:14
3
颜迟.
美、中、印信息产业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J]
.科技管理研究,2005,25(1):108-110.
被引量:10
4
樊辛欣.
信息产业的特点及其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J]
.现代情报,1993,13(1):15-16.
被引量:2
5
王玢,吴春旭.
美国信息产业的发展战略及对我国的启示[J]
.中国科技产业,2005(4):74-77.
被引量:6
6
范爱军,林琳.
全球信息产业的竞争格局与未来趋势[J]
.技术经济,2005,24(5):19-21.
被引量:1
7
郭春侠,谢阳群.
美国信息产业发展机制和模式研究[J]
.现代情报,2005,25(7):216-219.
被引量:14
8
罗勇,曹丽莉.
中国信息产业集群分布格局思考[J]
.当代财经,2005(8):92-96.
被引量:9
9
鲍文庆.
人性化管理与有效激励[J]
.法制与社会,2008(12):178-179.
被引量:7
10
储节旺,谢阳群.
沿海地区信息产业发展态势及对策分析[J]
.情报理论与实践,2005,28(5):546-550.
被引量:5
引证文献
7
1
张榜树.
安徽省信息产业现状及其问题分析[J]
.科技信息,2008(27):189-190.
被引量:2
2
胡能发,邓永发.
软件企业管理方法研究[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3(12):65-66.
3
韩东林.
安徽省信息产业发展现状评估及对策分析[J]
.情报理论与实践,2009,32(3):121-125.
4
韩东林.
信息产业发达国家发展信息产业的主要经验及其借鉴[J]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107-111.
被引量:6
5
李东业,邵发森,江中略.
长三角地区信息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J]
.电子政务,2012(7):88-95.
6
杨溢.
基于PEST方法的贵州信息产业发展战略环境分析[J]
.中国科技信息,2012(22):228-228.
7
黄凯迪,周会会.
人性化管理模式在信息行业的应用研究——以谷歌为例[J]
.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18,26(12):68-72.
二级引证文献
8
1
孟远.
安徽省信息产业与区域经济效应[J]
.科技信息,2009(27):107-108.
2
王根健.
高校电子政务建设的困境及对策[J]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151-153.
被引量:5
3
王永生.
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产业化的研究[J]
.南方国土资源,2011(2):34-36.
被引量:3
4
李桢.
美、日、印发展信息产业的模式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
.情报资料工作,2011,32(4):102-106.
被引量:4
5
许文苹,曾燕.
地理标志农产品品牌治理组织协同模式研究[J]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1(4):45-51.
被引量:9
6
肖静,李北伟,董微微.
技术创新对吉林省信息技术制造业和竞争力影响研究[J]
.情报科学,2012,30(2):287-292.
被引量:1
7
李东业,邵发森,江中略.
长三角地区信息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J]
.电子政务,2012(7):88-95.
8
李淑华.
韩国信息化建设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6(1):90-96.
被引量:5
1
曲维枝.
我国信息产业发展和信息化建设的新着力点[J]
.中国信息界,2003(3):12-13.
被引量:2
2
黄于烨.
信息经济对中国的新挑战[J]
.江苏地矿信息,1999,24(1):29-31.
3
徐波,刘凤勤.
我国信息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
.工业技术经济,2006,25(9):42-44.
被引量:2
4
张危宁,沈颂东.
对我国信息产业发展的几点建议[J]
.技术经济,2001,20(4):31-32.
5
刘桂清.
信息产业部部长王旭东:“十一五”开局之年信息产业应解决8个重点问题[J]
.河北企业,2006(4):4-4.
6
孙钟.
湖北省信息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
.社会科学动态,2000(2):51-54.
7
李秀兰.
信息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江苏科技信息,1999(6):5-6.
被引量:1
8
王旻.
加快信息产业发展 促进我国产业结构调整[J]
.高等财经教育研究,2002,8(S1):147-149.
9
张雪绸.
入世对我国信息产业的影响探析[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3,13(10):132-134.
10
史光明.
宁夏信息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
.宁夏社会科学,2002(3):62-63.
情报杂志
2006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