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人民军医》
北大核心
1996年第7期6-7,共2页
People's Military Surgeon
共引文献10
-
1孙晓军,聂劲松,李双刚.用FASCODE研究舰载应用的最佳强激光波长[J].航天电子对抗,2004,33(3):58-60.
-
2花超,王庭慰,王炳升,张其土.激光防护材料注塑加工工艺的研究[J].光学技术,2005,31(5):681-683. 被引量:2
-
3胡江华,周建勋,王庆宝,张保民.战场上低能激光的威胁与防护[J].激光技术,1996,20(4):230-233. 被引量:7
-
4赵建林.光子学——新世纪技术革命的前奏曲[J].航空科学技术,1996(2):3-6.
-
5任国光.美国高能激光武器两年来的重大进展[J].激光与红外,1998,28(1):7-14. 被引量:5
-
6施德恒,高宗江.反传感器低能红外激光武器述评[J].红外技术,1998,20(4):5-9.
-
7陈兴旺,孙晓泉.美国激光武器发展十年回顾[J].光电对抗与无源干扰,1998(4):27-30. 被引量:1
-
8张景旭.激光发射与激光能量定向传输技术[J].光机电信息,1999,16(10):1-3.
-
9花超,王庭慰,王炳升.激光防护材料的研究现状及发展[J].光学技术,2003,29(6):716-719. 被引量:5
-
10胡绍华,李修平,茆学权.对激光敌我识别系统的对抗问题研究[J].光电技术应用,2004,19(1):16-18. 被引量:4
同被引文献7
-
1高光煌.激光医学防护研究现状[J].激光与红外,1995,25(6):45-48. 被引量:2
-
2汤家骥.次声武器杀伤因素的生物效应及防护[J].人民军医,1995,38(5):4-6. 被引量:17
-
3余稳.高功率微波与微波武器[J].常德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11(3):34-35. 被引量:5
-
4毛允杰,朱兵.必须加强我军心理战医学防护研究[J].人民军医,2001,44(9):500-501. 被引量:9
-
5佘辉,谭胜.高能激光武器的发展和应用前景[J].红外与激光工程,2002,31(3):267-271. 被引量:29
-
6张东旭,罗长坤,程天民.新概念武器医学防护问题及其研究动态[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3,25(1):83-85. 被引量:4
-
7张东旭,罗长坤.新概念武器医学防护的相关医药生物技术选择性发展研究[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3,25(2):119-122. 被引量:5
-
1龙开平,段新民,范云,杨军.激光武器与激光战伤防护的发展现状[J].解放军医学情报,1995,9(2):85-87. 被引量:1
-
2王松俊.新概念武器及其医学问题[J].人民军医,1997,40(9):507-508. 被引量:3
-
3吴绪清.激光武器眼损伤机理及其防护措施研究现状[J].海军医学杂志,2001,22(1):88-89. 被引量:3
-
4Thomas SR,安瑞卿.美国空军飞行员激光眼防护[J].航空军医,1994(2):120-121.
-
5刘秀鹏.新机理武器对人员的伤害及防护[J].解放军健康,1998(6):12-13.
-
6刘萍.能拦截导弹的光学系统[J].光机电信息,2004,21(11):16-19.
-
7安瑞卿,张晓丽.空战飞行卫勤保障新特点[J].解放军健康,1998(4):8-8.
-
8严迁秀,王海威.浅谈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的卫勤保障[J].解放军健康,1999(4):14-14. 被引量:6
-
9汪德清,沈文梅,田亚平,刘国廉,杨素霞,周淑珍,孙仲怡.黄芪总黄酮对γ射线所致V79细胞DNA链断裂损伤防护作用的实验研究[J].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1995,15(2):106-107. 被引量:6
-
10王正国.努力提高战伤救治水平[J].中华显微外科杂志,2002,25(1):4-4. 被引量: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