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社区》
2005年第23期6-6,8,10,12-14,16-18,20,22-26,28,共16页
Community
同被引文献41
-
1李卫英.学校与社区互动的机制分析[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7,23(1):44-47. 被引量:5
-
2金耀基.论中国的“现代化”与“现代性”——中国现代的文明秩序的建构[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33(1):27-34. 被引量:82
-
3傅秀熙,施文德.挖掘社区课程资源 多途径实施校本课程[J].中小学教材教学(小学版),2005(11):27-29. 被引量:2
-
4肖焕禹,金德强.构建学校与社区相结合的体育教育网络体系[J].体育科研,2006,27(1):77-80. 被引量:9
-
5张燕.对学校与社区资源共享的思考[J].教育科学研究,2006(5):21-22. 被引量:3
-
6蒋怀峰,吴金明.学校与家庭、社区互动 构建德育工作新模式——构建“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德育模式初探[J].新德育.思想理论教育(综合版),2006(9):73-74. 被引量:8
-
7李松林,金志远.学校的社区教育属性及其功能分析[J].职教论坛,2006,22(10S):49-52. 被引量:13
-
8汪才明.学校与社区道德建设互动的现状及对策[J].滁州学院学报,2006,8(1):48-50. 被引量:1
-
9从群,吕伟.我国社区体育的基本内涵、现状及特点——学校与社区共建体育俱乐部研究之一[J].体育文化导刊,2007(3):22-24. 被引量:14
-
10易琳琳.构建道德教育的新环境——学校德育与家庭、社区教育的一体化网络[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24(1):70-71.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12
-
1张怡.我国社会政策研究前沿动态——基于CNKI数据的计量与可视化分析[J].劳动经济评论,2024(1):237-256.
-
2魏芳.社区教育与学校教育融合与发展研究[J].教育探索,2014(2):81-82. 被引量:13
-
3钱旦科.美术课堂教学与社区文明结合的探索[J].成才之路,2016,0(24):62-62. 被引量:1
-
4尹浩.社区微治理的实践逻辑与价值取向[J].内蒙古社会科学,2017,38(4):160-166. 被引量:15
-
5罗家为,冯志峰.城市社区治理的模式转向:社会化与专业化[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17(6):114-124. 被引量:24
-
6赵桂慎.乡村振兴:目标设想与实现策略[J].科技导报,2021,39(23):17-22.
-
7杨威威.过渡型社区缘何难以过渡:社区公共性想象的迷失与重建——一项来自浙北梧桐社区的经验研究[J].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22,24(1):56-67. 被引量:1
-
8阳金萍.城乡一体化下的农村社区治理现代转型分析[J].现代农业研究,2022,28(10):76-78.
-
9罗志刚.中国农村社区治理的回顾与前瞻——基于城乡融合发展视角[J].江汉论坛,2023(8):79-84. 被引量:7
-
10康雯嘉.基层社会治理研究的赓续传统与守正创新之道——评《基层社会治理中的传统与现代》[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40(4):192-202.
-
1王幸芳,高云娇,陈洁,樊燕飞,郭秀勤,陈静.暖心更贴心,小微社会组织的春天[J].杭州,2014(10):50-52.
-
2董立群.城市社区民主建设初析[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2,4(4):68-71. 被引量:1
-
3鲍敦全,董兆武.回顾与展望[J].新疆社会科学,1984(3):47-54.
-
4冯玉军.中国智库建设要避免“有智库、无智力”[J].松州学刊,2016(3):42-43.
-
5白永秀,张晓芝.同社会改革有关的几个概念[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25(2):9-13.
-
6章锡麟.陶行知普及教育思想初探[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14(3):14-17.
-
7刘媛.延安时期的民众教育及启示[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31(11):65-66. 被引量:1
-
8聂凤峻,马士岭.试论社会改良[J].文史哲,1985(1):93-98.
-
9海天.告语平民管理[J].管理观察,2007,0(3):30-30.
-
10李善峰.乡村建设运动:一个社会学的考察[J].社会学研究,1989(5):102-114. 被引量: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