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数据》
2006年第1期62-62,共1页
DATA
同被引文献4
-
1付加锋,蔡国田,张雷.基于GM和BP网络的我国能源消费量组合预测模型[J].水电能源科学,2006,24(2):1-4. 被引量:17
-
2史雪荣,王作雷,张正娣.变参数非等间距GM(1,1)模型及应用[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06,36(6):216-220. 被引量:17
-
3魏一鸣,范英,韩智勇,吴刚等著.中国能源报告(2006)战略与政策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
4隋富娟,吴明,安丙威,花景新.管线油电损耗的灰色模型及预测[J].天然气与石油,2003,21(4):10-12. 被引量:18
-
1金玮,鲍顺.试论内蒙古固定资产投资的宏观调控[J].内蒙古统计,1998(1):11-12.
-
2唐洁.关于加快广西基础产业投资的对策研究[J].市场论坛,1995,0(3):21-22.
-
3杨云霞.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中“劳动”的分析[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2(1):11-13.
-
4陈非.河南省第三产业结构发展趋势预测与灰关联分析[J].经济经纬,2006,23(6):30-31. 被引量:4
-
5刘思峰,王锐兰.南京市“九五”期间第三产业的灰色关联分析[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6(5):55-58. 被引量:2
-
6许宏安.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三产业发展对策研究[J].探求,1993(4):28-31.
-
7苏玉田,薛世明,吕为,冯翠莲.关于我国三次产业的统计分析与我国就业问题的初步探讨[J].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2(1):25-41.
-
8孙文友,郭占恒.浙江基础设施和重点建设现状·问题与建议[J].浙江经济,1994,0(12):55-57.
-
9刘旺林,李晓凤.加快伊盟第三产业发展的研究[J].内蒙古统计,1999(5):19-20.
-
10吕一之.实现电子商务的商业价值[J].港口经济,2001(6):20-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