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悲剧时代的来临——从余华的《活着》谈起
被引量:3
出处
《小说评论》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86-88,共3页
同被引文献20
1 徐正龙.看不见的障碍——论余华与张艺谋《活着》的差异[J] .艺术百家,2006,22(7):47-49. 被引量:3
2 张梦阳.阿Q与中国当代文学的典型问题[J] .文学评论,2000(3):43-51. 被引量:24
3 夏中义,富华.苦难中的温情与温情地受难——论余华小说的母题演化[J] .南方文坛,2001(4):28-39. 被引量:73
4 谢柏梁.中国悲剧的美学特征[J] .中国社会科学,1990(6):145-158. 被引量:3
5 陈孟,陈煜,王鸿雁.生命之轻与生存之重——《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与《活着》比较[J] .学术交流,1996(6):113-115. 被引量:4
6 郭百灵.残酷叙事中的人性礼赞——余华的《活着》赏析[J] .理论视野,2015,0(4):77-79. 被引量:2
7 谢劲秋.论悲剧意识及其表现形式[J] .外国文学,2005(6):23-28. 被引量:26
8 闫晶淼.《活着》改编前后的审美意蕴解读[J] .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8):88-89. 被引量:7
9 黄伟林.以坚忍的姿态承担不可抗拒的苦难——余华《活着》的现代主义解读[J] .南方文坛,2007(5):73-76. 被引量:15
10 Raymond Williams, Modern Tragedy, London: Chatto & Windus, 1966, p. 46, p. 46, p. 45, p. 62, p. 90, p. 93, p. 104, p. 140, p. 52, p. 54, p. 58, p. 54, p. 57, p. 64.
1 李林芳.现代性悲剧叙事的美学意蕴[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11):85-85. 被引量:1
2 王俊玲.悲剧时代的悲剧命运——试析《长恨歌》中唐玄宗和杨贵妃的感情世界[J] .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12(6):88-88.
3 韩玉平.莎剧《特洛伊斯和克瑞西达》主题解读[J] .聊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34-36. 被引量:1
4 万远新.在神性与人性之间——解读古希腊悲剧时代[J]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31(2):76-77. 被引量:1
5 邵文.堕落的逐梦青年——老舍作品《骆驼祥子》导读[J] .初中生学习指导(七年级博览版),2017,0(3):12-13.
6 沈勇.从元杂剧看中国悲剧的审美取向[J] .西安翻译学院学报,2016,23(3):33-37.
7 程水龙.浅析宋词中的“伤春”与“悲秋”[J]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4,3(3):95-96.
8 谭君强.叙述者与作者的合与分:从传统小说到现代小说[J] .江西社会科学,2015,35(4):199-205. 被引量:5
9 程细权.兰斯顿·休斯短篇小说《父与子》的悲剧叙事[J] .湖北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30(2):43-45.
10 马桂梅,张淑芹.从人物命运看一个时代[J] .今日科苑,2008(5):112-1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