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文学遗产》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4-26,共3页
同被引文献35
-
1甘文博.唐人小说中女侠形象涌现的文化阐释[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20,40(4):68-72. 被引量:1
-
2徐士年.略談唐人小說的思想和艺术[J].教学与研究,1957(5):7-13. 被引量:2
-
3李钊平.唐豪侠传奇女性观刍议[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26(2):100-105. 被引量:4
-
4林辰.小说的混类现象和小说发展的轨迹[J].社会科学辑刊,1990(4):122-126. 被引量:3
-
5曹亦冰.中国古代武侠小说中的女性[J].中国典籍与文化,1994(3):85-87. 被引量:1
-
6程国赋.论唐代侠义小说的成因及其嬗变[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17(2):116-122. 被引量:2
-
7李钊平.浪漫飘逸的风流情怀——唐人小说品格论[J].社会科学辑刊,1996(6):147-152. 被引量:1
-
8陈文新.唐人传奇中豪侠形象的演变[J].古典文学知识,1995,0(2):54-60. 被引量:2
-
9杨民苏.唐代豪侠小说浅论[J].昆明学院学报,1991,22(3):63-70. 被引量:1
-
10陈廷榔.佛道文化与唐代武侠小说[J].上饶师专学报,1994,14(2):52-56.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16
-
1梁苍泱.中西认知的“误会”与观念的碰撞——论英人傅兰雅的晚清时新小说征文[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20(1):115-126. 被引量:2
-
2李桂奎,黄霖.中国小说文体之“谱系”梳理及其学理化战略——兼评谭帆《中国古代小说文体文法术语考释》[J].求是学刊,2015,42(4):16-24. 被引量:1
-
3吴长青.民间叙事传统与网络文学创作[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16,33(2):27-30. 被引量:3
-
4余丹.从文言小说类书看宋人小说观念[J].学术研究,2017(1):163-167. 被引量:3
-
5宋莉华.理雅各的章回小说写作及其文体学意义[J].文学评论,2017(2):211-219. 被引量:2
-
6宋莉华.美国汉学视阈中的近代小说研究及其学术史意义——以韩南为考察中心[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46(3):5-10. 被引量:3
-
7杨志平.非主轩轾而力求特性——中西小说叙事传统比较研究断想[J].中国比较文学,2018(2):43-52. 被引量:2
-
8吕海龙.论刘知几《史通》的小说叙事观[J].福建江夏学院学报,2018,8(2):86-94. 被引量:1
-
9陈成吒.“新子学”视域下中国“小说”观念的演进——以诸子“小说家”作品的文体变革为中心[J].学术月刊,2019,51(5):125-135. 被引量:4
-
10张岳林,杨莹莹.《红楼梦》的经典化与中西两种小说标准[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42(2):83-89.
-
1成远镜.论意境审美结构的动态特征[J].中国文学研究,2002(1):7-10.
-
2吕婷婷.论温庭筠咏史怀古诗的表现手法及风格特征[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下),2013(2):111-111.
-
3郭小娟.《她在美中行》中“美”的动态特征分析[J].科教文汇,2014(8):79-80. 被引量:1
-
4刘伟.中国现代文学对日本的影响问题研究[J].山东社会科学,2014(3):86-92. 被引量:5
-
5刘勇强.略论古代地域文学的动态特征——以清代扬州文学为中心[J].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4(1):87-95.
-
6李克.时间透视:文学作品的艺术表现方式──茵加登现象学文学理论管窥[J].南京社会科学,1999(8):74-78. 被引量:1
-
7张军.美国华裔文学中“东方主义”的消解[J].江西社会科学,2013,33(5):99-103. 被引量:21
-
8傅德根.威廉斯与文化领导权[J].外国文学评论,2000(4):127-134. 被引量:11
-
9胡明.“语言游戏”的动态特征——关于规则的不确切性的思考[J].东岳论丛,2011,32(3):133-135. 被引量:2
-
10张云.高鹗研究与《红楼梦》研究[J].明清小说研究,2015,0(2):137-146. 被引量: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