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意义、进展及问题
被引量:
20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大举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过程,本文详细地描述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规划和推进过程,总结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同时也分析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实施过程中的主要问题,为进一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供决策依据。
作者
崔允漷
汪贤泽
机构地区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
出处
《全球教育展望》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1-35,共5页
Global Education
关键词
基础教育
课程改革
课程规划
课程实验
分类号
G632.3 [文化科学—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6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52
同被引文献
203
引证文献
20
二级引证文献
182
参考文献
2
1
马云鹏.
课程改革实验区追踪评估的最新报告[J]
.教育发展研究,2005,25(5):18-23.
被引量:30
2
崔允漷,王少非.
关于新课程的评议:一种视角[J]
.教育发展研究,2005,25(5):12-17.
被引量:24
二级参考文献
6
1
王少非.
走向有机的伙伴关系——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高级研讨会侧记[J]
.教育发展研究,2005,25(2):106-108.
被引量:2
2
聿石.
让课程成就学生——就新课程背景下学校的课程规划访崔允漷教授[J]
.教学月刊(小学版)(数学),2005(4):4-5.
被引量:2
3
[加拿大]富兰.变革的力量-透视教育改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33,35,44.
4
教育部课程改革与减负调研评估组辽宁组(崔允漷执笔).辽宁省课程改革与减负情况调研总报告[R].,2005..
5
欧用生.大学与课程改革:台湾经验[A]..大学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作用高级研讨会材料(未出版)[C].,2004.(129).
6
Fullan M.G.(1991).The New Meaning of Educational Change.(2nd ed).New York:Teachers College press.p105.
共引文献
52
1
李清臣.
中国课程实施研究:热点透视与未来展望[J]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8,24(7):107-109.
被引量:1
2
黄白.
运用启发式教学让新课程焕发生命力[J]
.河池学院学报,2005,25(6):119-125.
被引量:12
3
郑友霄.
新课改背景下的语文课堂教学秩序建设[J]
.教育发展研究,2006,26(6):59-63.
4
孟宪乐.
农村“立体化校本教研"与教师专业发展[J]
.课程.教材.教法,2006,26(4):79-83.
被引量:15
5
汪俊祺,柯谷鑫.
影响体育教师自主创新意识的经学思维[J]
.体育学刊,2006,13(3):103-105.
被引量:6
6
邓志伟.
论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是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兼谈新课程的理论基础[J]
.全球教育展望,2006,35(6):18-22.
被引量:7
7
杨兰,王建军.
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困难与反思[J]
.今日教育,2006(09S):36-38.
被引量:1
8
王少非.
论基于标准的教学[J]
.教育发展研究,2006,26(17):10-13.
被引量:13
9
马云鹏,张释元.
课程实施的条件与对策——一所农村中学的个案研究[J]
.全球教育展望,2006,35(10):65-71.
被引量:1
10
朱明.
浅论当前新课程改革中的问题及对策[J]
.前沿,2006(11):121-123.
被引量:4
同被引文献
203
1
顾秀林,佘林茂.
省级政府推进新一轮国家减负政策的困境与出路——基于23个地区减负方案的政策分析[J]
.教育发展研究,2020(15):32-39.
被引量:36
2
郭贵春.
哈贝马斯的规范语用学[J]
.哲学研究,2001(5):36-43.
被引量:17
3
柯森.
基础教育新课改实施的障碍:中美比较分析[J]
.现代教育论丛,2005(6):26-30.
被引量:2
4
程少波.
传统文化与教育[J]
.教育评论,1996(4):6-8.
被引量:2
5
叶澜.
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论中小学教学改革的深化[J]
.教育研究,1997,18(9):3-8.
被引量:2828
6
张斌贤.
西方主智主义教育原理述评[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3):44-50.
被引量:10
7
刘磊,傅维利,董光恒.
关于“新课改”中教师压力的调查研究[J]
.教育研究与实验,2004(3):64-68.
被引量:37
8
王策三.
认真对待“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再评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提法的讨论[J]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2(3):5-23.
被引量:545
9
王建磐.
中国教师教育:现状、问题与趋势[J]
.教师教育研究,2004,16(5):3-7.
被引量:78
10
丁钢,胡兴宏.
“减负”大家谈之一: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根源和对策[J]
.上海教育,2004(11S):26-29.
被引量:11
引证文献
20
1
王正兰.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师队伍建设探索[J]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07,17(1):96-98.
被引量:4
2
谈秀菁.
特殊教育课程理论研究的缺失与回归[J]
.中国特殊教育,2006(4):31-34.
被引量:9
3
吴永军,钱佩芹.
关于我国基础教育新课改问题研究的反思[J]
.教育发展研究,2008,28(18):52-56.
被引量:8
4
郑东辉.
基于课程标准的改革对教师意味着什么[J]
.当代教育科学,2009(14):20-24.
被引量:1
5
周彬.
学校课程变革30年:重建与转型[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30(3):46-49.
6
韦冬余,焦方瑞,尚金兰.
理解课程改革的复杂性--“中国传统文化、复杂理论与课程改革国际研讨会”综述[J]
.全球教育展望,2010,39(12):89-93.
被引量:11
7
鲍道宏.
校本课程开发中的文化冲突及其调适[J]
.教育发展研究,2012,32(15):96-101.
被引量:6
8
张楠.
新世纪以来英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及其启示[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16(3):68-75.
被引量:5
9
陈施然,李艺,陈超梅.
广西普通高中新课改实施过程中存在的若干问题与改进途径[J]
.教育教学论坛,2014(42):128-130.
10
李孔文.
从语义学到语用学:课程研究的转向[J]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52(1):73-77.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182
1
杨烁,邓雅薇,杨玉.
制度分析视角下“双减”政策长效化的实施困境及破解策略[J]
.郑州师范教育,2024,13(4):44-49.
2
张艳.
基于核心素养优化小学高年级英语课后作业的现状调查研究[J]
.新课程导学,2022(24):77-81.
3
杨小微,文琰.
“双减”政策实施研究的现状、难点及未来之着力点[J]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43(4):25-38.
被引量:75
4
杨伊,夏惠贤,王晶莹.
减负增效视角下我国科学教师专业发展困境的审视[J]
.上海教育科研,2021(1):60-65.
被引量:8
5
吴刚平,陈华,徐晨盈,赵晓雨.
校本课程开发20年[J]
.全球教育展望,2021,50(12):3-18.
被引量:17
6
王琳,李双龙.
博弈困境理论视角下中小学生减负分析及对策探索[J]
.理论观察,2021(12):150-153.
被引量:1
7
陈嘉欣.
教育减负政策执行失效的博弈分析[J]
.理论观察,2021(1):131-134.
被引量:6
8
王树涛,鲍俊威.
“双减”政策背景下中小学生在校时间的审视与治理[J]
.中国教育政策评论,2022(2):217-233.
9
杜越,祁占勇.
基于政策执行系统模型的“双减”政策有效执行的行动逻辑[J]
.中国教育法制评论,2022(2):213-223.
10
臧艳美,于萍.
小学生家长对“双减”政策反应的调查与分析[J]
.当代家庭教育,2024(12):4-8.
1
葛明.
多元智能理论与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效整合丞议[J]
.文理导航,2014(11):79-79.
被引量:1
2
郑聪姐.
如何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
.空中英语教室(新教师教学),2011(1):157-158.
3
郭国强,刘文清.
计算机课程实验浅议[J]
.常德高等专科学校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9(2):56-58.
4
和学新.
课程实验评价标准的方法论探讨[J]
.现代教育论丛,2002(4):10-11.
被引量:1
5
吴霞飞.
多元智力理论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启示意义[J]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02,4(4):60-61.
被引量:1
6
韩洁.
教育经费“钱随人走”民办教育“一视同仁”[J]
.乡镇论坛,2016,0(2):9-9.
7
翟云峰.
浅谈历史教学改革[J]
.都市家教(上半月),2011(3):105-105.
8
李季,李子彪.
徐特立道德教育思想的特点及其对德育改革的意义和探讨[J]
.广州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4):48-54.
9
郭兰英.
如何搞好课堂教学[J]
.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5,5(16):175-175.
10
汪波.
走进高中新课程[J]
.福建教育(中学版)(B版),2006(12):1-1.
全球教育展望
2006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