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大学生如何收看《超级女声》——来自广州和成都的调查报告
被引量: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超级女声”是湖南卫视制造的一个“媒体奇观”,它掀起了收视狂潮。通过对来自广州和成都的两个大学生子样本所进行的问卷调查,本文为“大学生如何收看超级女声”绘制出了一幅轮廓图,进而对于大学生的收视情形达到了一种“经验性的”而非“思辨性的”理解。在统计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得出了几个富有价值的结论,尤其是再次证实了传播学中的“第三者效果假设”。
作者
黄顺铭
杨洸
机构地区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出处
《当代传播》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0-44,共5页
Contemporary Communication
关键词
超级女声
大学生
认知卷入度
外部行为卷入度
心理相对理性度
第三者效果
分类号
G206 [文化科学—传播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0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4
参考文献
3
1
道格拉斯·凯尔纳(史安斌 译).《媒体奇观》[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
2
黄长浩.《李宇春与天王天后并列》[N].《南方都市报》,2005年11月16日第803版.
3
Davison, Philips (1983). The third person effect in communication.Public Opinion Quarterly, 40, 1-15.
同被引文献
10
1
邓珞华.
词频分析——一种新的情报分析研究方法[J]
.大学图书馆通讯,1988,6(2):18-25.
被引量:40
2
燕涛,黄江伟.
"超级女声"是如何炼成的?[J]
.广告大观,2005(8):69-72.
被引量:1
3
钱庆.
《超级女声》火爆荧屏的秘密——5城市观众调查[J]
.市场研究,2005(9):17-19.
被引量:4
4
黄彩萍.
“超级女声”与大众文化[J]
.鄂州大学学报,2006,13(1):55-56.
被引量:7
5
张洪忠,许航,何艳.
超女旋涡的传播模式与传播效果研究——以北京地区大学生调查为例[J]
.国际新闻界,2006,28(1):42-47.
被引量:7
6
方建移,葛进平,章洁.
缺陷范式抑或通用范式——准社会交往研究述评[J]
.新闻与传播研究,2006,13(3):68-72.
被引量:31
7
万美容.
“韩剧”为什么这样热[J]
.河南教育(基教版)(上),2007(5):62-65.
被引量:4
8
余敏先.
试论韩剧对当代中国文化精神的冲击[J]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7,9(2):57-59.
被引量:6
9
程晓萱.
女性形象:自我呈现与媒介呈现——关于整容真人秀节目《花落谁家》个案的定量分析及思考[J]
.新闻知识,2009(2):58-60.
被引量:2
10
冉儒学.
严肃的游戏——从“决赛”看《幸存者》的叙事策略[J]
.电视研究,2001(3):73-75.
被引量:6
引证文献
5
1
杨瑾瑜.
电视真人秀研究述评[J]
.兰州学刊,2013(10):195-199.
被引量:1
2
陆唯怡.
游走于真实与虚幻之间——基于大学生观看韩剧的传播心理研究[J]
.文化艺术研究,2010,3(2):62-67.
被引量:2
3
冉俐雯,田陌阡,邓洁,乔菲,曹华招.
大学生观众群体在“超级女声”节目参与性调查[J]
.大学时代(B版),2006(11):49-51.
4
缪莉莉.
关于南京高校大学生眼中的电视选秀节目的实证调查[J]
.商业文化(学术版),2007(10):221-222.
被引量:1
5
许靓.
从音乐社会学角度看超级女声[J]
.新课程学习(中),2011(6):176-176.
二级引证文献
4
1
尹杰,谢静,邹枝玲.
恋爱中大学生浪漫程度的性别差异[J]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1(2):111-116.
被引量:6
2
丁贞权,刘晓君.
电视选秀中大学生的价值判断与选择[J]
.高校辅导员学刊,2013,5(4):10-14.
3
彭娟.
韩剧对女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探讨[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8(3):146-148.
被引量:3
4
唐苗,任金州.
从业者的身份认同与职业实践--从词频分析解读英国真人秀电视节目模式的生产特征[J]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40(6):150-155.
被引量:1
1
黄顺铭,杨洸.
大学生与超级女声:“第三者效果假说”——广州和成都两地问卷调查之比较研究[J]
.新闻与传播研究,2007,14(1):31-42.
被引量:6
2
罗卓群,曾励.
论“非典”传播中的第三者效果[J]
.当代传播,2003(4):52-54.
被引量:9
3
吴志文.
大众传播中的“第三者”效果探微[J]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5(2):47-49.
被引量:2
4
黎珊珊.
浅析电视民生新闻的瓶颈及突围之道[J]
.视听,2012,0(10):42-43.
被引量:1
5
周裕琼,潘晓慧,严丽娜.
第三者效果与网络不良信息管理[J]
.国际新闻界,2007,29(7):62-65.
被引量:2
6
赵玉兰,谢瑞东,陈新华.
浅谈信息传播的第三者效果[J]
.学术论坛,2000,23(2):76-78.
被引量:1
7
郭大鹏,张宇.
大众传播“第三者效果”发生的心理机制——从社会心理学角度解释“第三者效果”发生的原因[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2,34(5):165-166.
被引量:2
8
李建.
经济报道如何注入“感性元素”[J]
.新闻实践,2012(5):63-64.
9
李永健.
社会距离与第三者效果——中学生网络色情传播效果分析[J]
.国际新闻界,2009,31(10):87-90.
10
孟洋.
融媒时代的脱口秀:介于批判与消遣之间的文化认同[J]
.中国电视,2015(2):71-74.
被引量:2
当代传播
2006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