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中国金融》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72-72,共1页
China Finance
同被引文献10
-
1于建嵘.职工没有罢工权就没有尊严[J].南风窗,2010(13):36-38. 被引量:7
-
2谢德成,王天玉.集体劳动关系的法律目标及规范重点[J].当代法学,2010,24(2):112-122. 被引量:19
-
3高景芳,于春敏.论和谐劳动关系构建中的政府角色定位——基于“国家悖论”的理论分析[J].理论与改革,2010(2):134-138. 被引量:6
-
4乔健.劳动者群体性事件的发展和特点[J].中国改革,2010(7):18-21. 被引量:20
-
5王全兴.当前我国社会法若干问题的思考[J].阅江学刊,2011,3(2):13-22. 被引量:11
-
6路军,孟泉.过渡中的博弈机制——第二次“南海本田”集体协商的启示[J].中国工人,2011(6):4-6. 被引量:8
-
7汤云龙.农民工市民化:现实困境与权益实现[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3(5):34-41. 被引量:40
-
8冯祥武.珠三角地区工资集体协商的现状和相关理论问题[J].法治研究,2012(2):70-80. 被引量:4
-
9石晓天.工资集体协商的条件与实现路径——从南海本田等个案比较的角度[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2,26(2):38-43. 被引量:13
-
10王全兴,倪雄飞.论我国罢工立法与罢工转型的关系[J].现代法学,2012,34(4):187-193. 被引量:14
二级引证文献14
-
1崔静.群体劳动关系现状、根源及出路[J].人民论坛(中旬刊),2014,0(10):167-169. 被引量:3
-
2段毅,李琪.中国集体劳动关系的生成、发展与成熟--一个自下而上的分析视角[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4,31(23):94-104. 被引量:21
-
3陈星汶,陈玉明.我国劳动关系组织化的障碍及应对策略[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5,32(1):97-102. 被引量:1
-
4段毅,何远程.群体性劳动争议悖论辨考[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5,32(5):90-95. 被引量:4
-
5曹洋.我国集体劳动关系构建要素的现状、趋势及作用路径[J].商业经济研究,2015(6):36-39. 被引量:2
-
6陈步雷,陈朝闻.劳资自治中的劳动者“自赋权维权模式”——以广州利得鞋业公司集体劳动争议为例[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6,33(8):100-107. 被引量:13
-
7艾琳.比例原则视角下的集体劳动关系治理[J].贵州社会科学,2016(7):69-75. 被引量:3
-
8朱红.新常态下的劳动关系与工会工作[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6,30(4):58-62. 被引量:3
-
9刘金祥,高建东.劳动者集体行动的界限及其制度化建构[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6,33(20):77-83.
-
10孔令明.集体性劳动争议实证研究——基于某省D市近十年3110宗争议原始资料[J].社会科学论坛,2016(10):214-223. 被引量:2
-
1卫志民.是谁给农民工定的低工资[J].经济研究信息,2006(2):40-42.
-
2李跃晨.唤醒IT业者的良知和正义感[J].IT时代周刊,2011(14):10-10.
-
3聂欧.比亚迪年报泄密[J].中国名牌,2012(8):68-71.
-
4石章强.蒙牛危机与企业家品牌塑造[J].沪港经济,2008(12):65-67.
-
5新浪微搏[J].新营销,2011(8):11-11.
-
6刘洪,曹卫国,李博.美国消费者依然青睐“中国制造”[J].乡镇企业导报,2008(5):36-37.
-
7济南市农民工工作掠影[J].芳草(潮),2016,0(5):32-37.
-
8金佳奇.总想为你唱支歌[J].第二课堂(初中版),2012(5):59-59.
-
9蒋林林,周丽.老同志的事无小事——高峰林场离退休职工工作纪实[J].广西林业,2015,0(3):17-18.
-
10周军.农民工:城市里的"乡下人"[J].调研世界,2005(1):44-45.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