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茶叶科学技术》
2005年第4期37-37,共1页
Te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同被引文献36
-
1任明兴,骆耀平,汤玉平,金攀.壳聚糖在茶树上的应用效应[J].茶叶,2004,30(4):221-223. 被引量:16
-
2李桂斌.投产茶园轻修剪技术[J].茶叶科学技术,2004(4):32-32. 被引量:5
-
3刘富知,朱旗,罗军武.茶树修剪更新周期的探讨──据鲜叶产量和品质的变化趋势所作的推论[J].茶叶科学,1994,14(1):1-8. 被引量:6
-
4裴忠义.谈谈市场经济条件下茶树的轻修剪[J].中国茶叶,1994,16(3):12-13. 被引量:2
-
5张进华.也议茶树台刈技术[J].茶叶,2006,32(1):31-31. 被引量:1
-
6余继忠.重修剪对茶叶产量和品质的持续效应[J].中国茶叶,1996,18(4):32-33. 被引量:4
-
7姜爱萍.茶树不同时期轻修剪的效果比较[J].中国茶叶,1996,18(6):6-6. 被引量:4
-
8童启庆.茶树栽培学,第三版[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
-
9力生.谈谈对茶树修剪的认识.中国茶叶,1974,2:1-314.
-
10谢兆传.茶树修剪.茶叶,1987,4:45-46.
引证文献4
-
1李健权,宁静,罗军武.茶树修剪研究进展[J].福建茶叶,2007(4):12-14. 被引量:13
-
2王文杰,鲍新民,雷攀登,方吴云,吴琼,徐奕鼎,陈立平,王成.不同修剪模式对茶树生长及产量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13,41(5):2009-2011. 被引量:7
-
3朱晨,赵珊珊,常笑君,王仲,叶乃兴,郭玉琼.茶树修剪技术在茶园管理中的应用与展望[J].园艺与种苗,2015,35(4):58-61. 被引量:10
-
4许婧,王永彬.浅议茶树修剪及管理技术[J].种子科技,2018,36(8):79-79.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30
-
1董上,王德炉.初始修剪高度对贵州苦丁茶品质和产量的影响[J].山地农业生物学报,2012,31(2):119-123. 被引量:3
-
2陈芝芝,张磊,吴民亿,杨如兴.不同矮化修剪技术对铁观音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茶叶科学技术,2012(3):9-12. 被引量:3
-
3郑生宏,柴红玲,李阳.茶树修剪作用与修剪枝的再利用[J].茶叶科学技术,2012(3):34-36. 被引量:7
-
4徐奕鼎,汪海泉,王烨军,袁自春.茶树系列修剪技术及其合理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7):7439-7441. 被引量:20
-
5肖远金.幼龄茶树分段修剪新技术[J].蚕桑茶叶通讯,2002(1):36-36. 被引量:4
-
6游小妹,钟秋生,陈志辉,林郑和,陈荣冰,陈常颂.‘玉翠’绿茶在湖北、贵州、广东三省的性状鉴定[J].福建农业学报,2014,29(12):1225-1229.
-
7程道南.茶树的修剪技术及标准[J].现代农业科技,2016(2):82-82. 被引量:3
-
8张云萍.浅析茶树栽培与茶园管理技术的发展[J].农业与技术,2016,36(8):158-158. 被引量:3
-
9胡桂萍,杨广,石旭平,管帮富,张国彪,叶武光,郑蜀云.不同配比猪粪对茶树修剪物高温堆肥腐熟进程的影响[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16,38(5):913-919. 被引量:5
-
10倪艇.茶树幼年期修剪技术[J].花卉,2016,0(09X):74-75.
-
1王秀铿.茶树修剪原理与技术[J].湖南农业,1989(1):22-23. 被引量:1
-
2向廷极.茶树修剪原理和技术[J].农家顾问,2012(7):39-40. 被引量:1
-
3高坤金,温吉华,张丽,徐涣禄.果树整形修剪原理十则[J].西南园艺,2001,29(4):28-28.
-
4吴仁成.梨树的整形与修剪[J].湖北林业科技,2002,31(2):53-54. 被引量:1
-
5李健权,宁静,罗军武.茶树修剪研究进展[J].福建茶叶,2007(4):12-14. 被引量:13
-
6中国茶叶产量居世界第二[J].绿色中国(公众版),2005(1):9-9.
-
7高坤金,温吉华,张丽,徐涣禄.果树整形修剪原理十则[J].农村科技开发,2003(1):17-17.
-
8肖应龙.观赏花木整形修剪原理[J].农村实用技术,2009(7):50-50.
-
9杨文星.豫西南茶区茶树修剪技术[J].现代农业,2013(10):7-7. 被引量:1
-
10陈作书.云抗10号无性茶丰产栽培技术[J].云南农业科技,2008(2):46-46. 被引量: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