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产国际对于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1927-1931年共产国际档案资料评析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大革命失败后至1930年7月底,共产国际坚持的都是“以城市为中心”的思想。但在1930年7、8月份提出建设红军为首要任务并停止攻打大城市后,开始放弃“以城市为中心”的思想。经过8、9、10三个月的转变,至1930年10月发出“十月来信”,基本上树立起“以农村为中心”的思想。但这种思想是不彻底的。
作者
曹建坤
机构地区
中共中央党校
出处
《重庆社会科学》
2006年第2期87-91,共5页
Chongqing Social Sciences
关键词
建设红军
攻打大城市
“十月来信”
不彻底
分类号
D16 [政治法律—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45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19
同被引文献
45
1
华谱.
《季米特洛夫日记》中有关中国革命重大事件的记述[J]
.中共党史研究,2001(5):76-86.
被引量:12
2
金冲及.
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时期三次“左”倾错误的比较研究[J]
.党的文献,2000(2):65-81.
被引量:9
3
何秉孟.
论土地斗争中党对富农的政策[J]
.近代史研究,1986(1):103-123.
被引量:5
4
孙其明.
共产国际和农村包围城市的中国革命道路(论文摘要)[J]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8(1):27-28.
被引量:1
5
金德群.
如何正确看待我们党的“平分土地”的主张[J]
.教学与研究,1982(1):72-75.
被引量:3
6
区延佳.
略论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党对富农的政策[J]
.近代史研究,1982(2):79-97.
被引量:4
7
杜敬.
土地改革中没收和分配土地问题[J]
.中国社会科学,1982(1):139-162.
被引量:7
8
马振犊.
蒋介石致廖仲恺函一件[J]
.民国档案,1993(1):11-13.
被引量:3
9
曹幸穗.
论旧中国苏南土地占有关系的演变及其推动力[J]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0(4):63-75.
被引量:11
10
樊安群.
苏联的对华政策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J]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3,11(3):54-61.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3
1
汪澎.
改革开放以来“土地革命”研究述评[J]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3(3):110-116.
2
杨俊,程恩富.
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J]
.中国社会科学,2014(9):162-184.
被引量:19
3
赵文强.
共产国际、联共(布)对中国革命道路的选择——兼对中国革命“两条道路三种模式”的辨析[J]
.世纪桥,2016(9):16-18.
二级引证文献
19
1
王岩.
苏联援助中国的历史考察(1917—1949)[J]
.政治经济学研究,2022(4):102-118.
2
谢忠强.
从国际革命战士救济会到中国济难会——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关系视阈下中国济难会创建之历史解读[J]
.广西社会科学,2020,0(1):132-137.
被引量:1
3
张朋.
从自由主义到马克思主义:“五四”前后陈独秀新闻思想的转折[J]
.传媒观察,2019,0(1):90-95.
被引量:2
4
洪富忠,丁威,陈剑.
抗战期间中共政权诉求路径的历史考察[J]
.理论月刊,2016(4):64-71.
被引量:1
5
洪富忠,汪丽媛.
中共联合政府主张提出前在参加政府问题上的多方博弈[J]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3(4):112-117.
6
李珍刚.
论社会主义国家命运共同体的公共治理[J]
.学习论坛,2018,0(10):64-72.
被引量:3
7
周国瑞.
五四运动对《共产党宣言》基本内容的实践——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J]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5(3):59-65.
被引量:1
8
刘新刚,程恩富.
关于共产国际的几个问题——写在共产国际成立100周年之际[J]
.世界社会主义研究,2020,5(3):49-55.
9
程恩富.
在学术生涯中形成十大马克思主义观[J]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20(5):97-107.
被引量:6
10
龙观华.
大革命史研究70年回顾与展望[J]
.苏区研究,2021(3):105-116.
1
黄雅丽.
共产国际十月来信与中国革命重心转变探析[J]
.党史研究与教学,2014(5):49-55.
被引量:2
2
刘贤良.
考点24 “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和红军长征[J]
.新高考(文科版),2007(2):26-29.
3
刘霞.
瞿秋白对妇女解放的探索[J]
.党史文苑,2004(6):22-23.
4
郭晓霞.
大革命时期中共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J]
.焦作大学学报,2005,19(1):14-15.
5
黄苇町.
李立三讲“立三路线”[J]
.政府法制,2012(11):32-32.
6
第124所红军小学落户内蒙古鄂尔多斯[J]
.学苑教育,2012(22):4-4.
7
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室郑龙副主任到宁德慰问我室驻村干部并调研[J]
.福建党史月刊,2015(2).
8
庹平.
从南昌起义到上井冈山:朱德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J]
.党的文献,2014(1):59-64.
被引量:6
9
杨超,刘文耀.
毛泽东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和周恩来的贡献[J]
.毛泽东思想研究,1998(2):6-12.
被引量:1
10
黄永发.
论土地革命战争前中共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J]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14(3):65-68.
重庆社会科学
2006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