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发展研究》
2006年第1期74-75,共2页
Development Research
同被引文献11
-
1张强.中国“和”文化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启示[J].理论与当代,2005(7):32-33. 被引量:3
-
2鲍鑫.“和”文化与当下文化的发展[J].巢湖学院学报,2006,8(1):34-38. 被引量:1
-
3吴德耀.古今人对孔子的评价.走向世界,1989,(5).
-
4德鲁克.有效的管理者[M].北京:工人出版社,1989
-
5张立夫.中国和合文化导论[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
-
6苟春生,等译.展望21世纪——汤因比与池田大作对话录[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社出版公司,1985.
-
7格雷汉姆.玛丽·帕克·芙丽特——管理学的先知[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8.
-
8张思环.中国和合文化与二十一世纪挑战[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2,5(1):43-45. 被引量:3
-
9胡西华.管理的人性化与非人性化[J].企业改革与管理,2003(10):16-17. 被引量:1
-
10黎红雷.论管理的和谐[J].广东经济管理学院学报,2003,18(1):30-37. 被引量:10
-
1陈依元.试论文化力与经济力的互动[J].福建论坛(文史哲版),1999(5):8-12. 被引量:3
-
2孙恪廉,任敬东,胡本林.和合精神与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J].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1999,10(5):46-47.
-
3王一胜.精细化与和合文化:口述史视野中的义乌敲糖帮[J].史林,2014(B12):182-190.
-
4孙健灵.论“和合发展观”[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12,31(6):62-65. 被引量:1
-
5孔长起.努力为天沣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优质人才服务[J].求贤,2011(12):4-5.
-
6王倩.“和合”精神对建立新经济伦理观的意义[J].广东财经职业学院学报,2006,5(3):84-86.
-
7理论信息[J].学习与实践,1997(8):60-62.
-
8圣凯.六和合精神的现代意义[J].中国宗教,2005(3):15-16. 被引量:6
-
9汪强.“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结合的中国因素探究[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1(4):500-503.
-
10禾佳.世界地区文化史研究的新突破──《东南亚文化发展史》评介[J].云南学术探索,1996(6):76-7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