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麻省理工学院开放式课程案例探析
被引量: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麻省理工学院开放式课程体现了知识开放与共享的理念,对全世界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介绍了MIT开放式课程的主要内容,阐述了其意义以及在我国的发展,从中得出我们可以借鉴的经验,有助于改善我国开放教育的资源建设,从而提升我国网络教育系统和开放教育的质量。
作者
严蓉蓉
机构地区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系
出处
《软件导刊》
2006年第01X期24-25,共2页
Software Guide
关键词
麻省理工学院
开放式课程
MIT
OCW
开放教育
分类号
G423 [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40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43
同被引文献
40
1
操太圣,雷万鹏.
从封闭走向开放——研究生培养模式的重构与思考[J]
.教育发展研究,2005,25(19):15-19.
被引量:18
2
高文.
共建教师发展的开放学习环境——探索以网络为中介的研究型课程的教师教育模式[J]
.开放教育研究,2005,11(6):8-13.
被引量:17
3
曹欢,刘炬,李永建.
知识传递中的人际网络效应[J]
.理论与改革,2006(2):121-122.
被引量:4
4
袁萌.
何谓开源软件?[J]
.信息系统工程,2006,19(8):78-80.
被引量:4
5
埃米尼亚·伊巴拉,马克·亨特.
创建你的战略型人际网络[J]
.商业评论,2007(2):112-123.
被引量:1
6
陈禹.
开发利用教育资源的有效途径——从SAKAI谈平台开发的意义[J]
.中国教育网络,2007(3):64-65.
被引量:5
7
王蓉.
自由、开放的Sakai平台[J]
.中国教育网络,2007(6):63-64.
被引量:13
8
美国麻省理工课程免费资源[EB/OL].http://www.myoops.org/cocw/miffElectrical-Engineering-and-Computer-Science/6-837Fall2003/CourseHome/index.htm.2006-08-30.
9
约翰·齐曼.真科学——它是什么,它指什么[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2.44,43,3.
10
托马斯·库恩 著 金吾伦 译.科学革命的结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引证文献
5
1
齐立森.
开放教育资源(OERs)背景下的Sakai应用研究[J]
.现代教育技术,2009,19(5):95-97.
被引量:8
2
秦惠民,鞠光宇.
基于网络的大学开放式课程现象研究--以麻省理工学院为例[J]
.中国高教研究,2009(11):81-84.
被引量:17
3
李向,杨婷,于永玲.
引入OOPS的“计算机图形学”课程设置与教学改革研究[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24(9):116-118.
4
罗尧成.
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理念下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思考[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3(7):1-6.
被引量:15
5
孙航.
基于协同创新理念的研究生跨学科知识共享机制研究[J]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4(2):203-207.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43
1
龙泽明,郭士清,张保军.
从工程能力培养角度探讨数控技术课程实践教学新模式[J]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1(4).
2
苟超群,刁永锋,刘义诚,周茂丽.
基于Sakai平台的农技推广人员远程培训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2010,26(4):304-309.
被引量:4
3
苟超群,刁永锋.
Sakai在农技推广人员远程培训中的应用[J]
.现代教育技术,2010,20(7):94-98.
被引量:4
4
苟超群,刁永锋,周茂丽.
SAKAI平台在混合式教学中的应用[J]
.电化教育研究,2010,31(8):89-93.
被引量:26
5
魏菊,吴坚,赵玉萍,吕丽华.
浅析网络课堂对纺织材料学教学的辅助作用[J]
.价值工程,2010,29(22):184-184.
6
谢娟,陆剑峰.
虚拟实验管理平台在Sakai上的研究与实现[J]
.机电一体化,2010,16(7):40-43.
7
焦建利.
国家精品课程与国外开放式课件的比较[J]
.远程教育杂志,2010,28(5):69-73.
被引量:20
8
杨琳瑜.
面向用户需求的开放教育资源发展路径[J]
.湖北社会科学,2011(1):183-186.
被引量:1
9
屈博.
教育的别径——网络开放课程在中国的影响评析[J]
.当代教育论坛(综合版),2011(9):123-125.
被引量:1
10
李燕.
精品课程与MIT OCW的比较与启示[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1,27(10):49-50.
被引量:1
1
张秋.
MIT OCW:开放与共享的典范[J]
.图书馆杂志,2005,24(9):59-60.
被引量:4
2
许新海.
浅论开放式课程管理[J]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29(3):106-110.
3
王玥霞.
浅谈在新课程中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J]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2013(5):89-89.
4
詹沐清,郭智奇.
关于艺术类院校开放式远程教育的思考[J]
.中国科技信息,2012(22):190-191.
5
罗双兰,李文华.
国家精品课程与麻省理工学院开放课程的比较与思考[J]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06,18(2):41-44.
被引量:42
6
陶荣湘.
台湾地区高校开放式课程发展状况及启示[J]
.电化教育研究,2014,35(4):99-103.
被引量:4
7
袁源.
SPOC和自适应学习系统对于慕课的意义[J]
.亚太教育,2016,0(13):291-291.
被引量:4
8
王建明.
基于微课资源建立高职院校开放式课程网络平台[J]
.纺织服装教育,2014,29(2):151-154.
被引量:2
9
胡晓萍,钟天寿,彭涛.
中小学校OCW课程建设探讨[J]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9,25(6):96-99.
10
侯国华,孙国珍.
开放教育资源有效性研究[J]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5):95-96.
软件导刊
2006年 第01X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