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发展循环经济型社会的经验——Ⅲ.强化政府职责与加强科技研究
被引量:2
出处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1期205-205,共1页
Chinese Journal of Eco-Agriculture
同被引文献25
-
1蒋莉.废旧电池回收利用产业化的若干思考[J].再生资源研究,2004(3):27-29. 被引量:7
-
2韩东梅,南俊民.废旧电池的回收利用[J].电源技术,2005,29(2):128-131. 被引量:16
-
3范连颖.论环境教育构筑日本循环型社会[J].现代日本经济,2005,24(1):61-64. 被引量:12
-
4陈分珍.日本废旧塑料化学回收技术的现状和展望[J].国外塑料,2005,23(3):50-50. 被引量:1
-
5李湘洲.国内外报废汽车回收利用现状与趋势[J].再生资源研究,2005(2):22-24. 被引量:37
-
6王兆华,尹建华.循环经济理论的国际实践及启示[J].改革,2005(3):24-29. 被引量:33
-
7葛菁,徐宏宇.废旧汽车回收拆卸与再制造——可持续发展战略下的机会与挑战[J].图书馆杂志,2005,24(B06):49-56. 被引量:2
-
8范连颖.日本循环经济的特点及发展现状[J].现代日本经济,2006,25(1):50-54. 被引量:15
-
9日本发展循环经济型社会的经验——Ⅱ.实施绿色采购与发展静脉产业[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6,14(1):175-175. 被引量:2
-
10日本发展循环经济型社会的经验——Ⅰ.完备立法与制定经济优惠政策[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6,14(1):192-192.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13
-
1王艺博,阮久莉,郭玉文.发达国家退役汽车动力电池回收立法启示[J].环境工程,2023,41(S01):425-429. 被引量:2
-
2梅光军,解科峰,张纪文,金启源.湖北省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现状的调查研究与相关政策建议[J].再生资源研究,2007(4):8-12. 被引量:8
-
3周勇.PLC控制的ECS100型有色金属涡流分离专机系统[J].汽车零部件,2009(2):79-82. 被引量:2
-
4尹飞,李晓东,张国伟.关于再生资源产业化发展的探索[J].创新,2008,2(6):52-54.
-
5蔡吉跃,蔡振.再生资源产业发展的国际经验与启示[J].经济地理,2010,30(12):2044-2049. 被引量:12
-
6阮洪.循环经济法的经济学分析[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4(6):68-70. 被引量:1
-
7杨晓莹,孙莹,赵敏.辽宁省循环经济试验区发展问题研究[J].科学时代,2012(1):22-23.
-
8余滔.农村思想政治工作要在抓落实上下功夫[J].群众,2000(4):55-55.
-
9金利霞,李郇,张虹鸥.广东清远市再生有色金属产业集群成长动力机制[J].热带地理,2013,33(3):314-323. 被引量:2
-
10贺酰淑,董小林.陕北地区石油产业循环经济综合发展模式研究[J].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3(2):1-7. 被引量:2
-
1朱志萍,杨洁.日本循环经济的运作方式及启示[J].现代日本经济,2008,27(3):51-53. 被引量:3
-
2吕颖.日本循环经济的运行机制及对我国的启示[J].科技和产业,2009,9(2):67-69. 被引量:1
-
3胡慎言.民间资金与民营经济发展问题研究[J].消费导刊,2007,0(8):78-79. 被引量:1
-
4徐跃通,陈焕珍.莱芜市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17(4):55-57.
-
5林贤郁.到1990年日本第三产业的就业人员将占60%以上[J].现代日本经济,1985(5):12-12.
-
6倪星.这次改革广东能否“例外”?[J].决策探索,2009(7):69-69.
-
7董联党,顾颖,王晓璐.日本循环经济战略体系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亚太经济,2008(2):68-72. 被引量:7
-
8曹曼,叶文虎.循环经济产业体系论纲[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6,16(3):48-50. 被引量:18
-
9林立,张卉,刘以凡.半纤维素资源化利用研究[J].华东纸业,2016,47(2):22-24.
-
10宗禾,邢正翔.全球风靡循环经济[J].节能,2004(6):6-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