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GICs结构、性能及应用研究分析
被引量: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系统介绍和分析了GICs的概念、分类、结构、性能研究现状及GICs的结构与性能的相互关系。提出了GICs应用研究的新线索:GICs—Fullerene复合材料、GICs薄膜、GICs离子导体、GICs定向催化剂、GICs高温高导电电极和磁性记录材料等。
作者
传秀云
机构地区
中国地质大学材料科学系
出处
《新型炭材料》
SCIE
EI
CAS
CSCD
1996年第2期36-42,共7页
New Carbon Materials
基金
中国地质大学矿物岩石材料国家专业实验室的资助
关键词
石墨
层间化合物
性能
分类号
TQ165 [化学工程—高温制品工业]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37
同被引文献
47
引证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40
参考文献
6
1
杜仕国.
屏蔽电磁波干扰聚合物材料的研究进展[J]
.化工进展,1995,14(2):10-14.
被引量:11
2
沈万慈,祝力,侯涛,刘英杰.
石墨层间化合物(GIC_s)材料的研究动向与展望[J]
.炭素技术,1993,12(5):22-28.
被引量:14
3
郑文君,孟广耀.
氯离子导体及其应用开发[J]
.材料科学与工程,1993,11(2):27-31.
被引量:1
4
康飞宇.
石墨层间化合物的研究与应用前景[J]
.新型炭材料,1991,7(3):89-97.
被引量:17
5
曹桐源.石墨夹层化合物——一种很有希望的新材料[J]碳素,1987(02).
6
[英]伯顿(J·J·Burton),[英]加坦(R·L·Garten) 著,林西平.新型催化材料[M]石油工业出版社,1984.
二级参考文献
2
1
王德禧,陈赛路,梁军,罗伯良,侯国政.导电复合材料[J]高分子通报,1988(02).
2
武汉钢铁学院[J]矿冶工程,1986(01).
共引文献
37
1
李鹏,黄英,熊佳,王琦洁.
玻璃纤维化学镀镍铜磷合金工艺的研究[J]
.材料保护,2004,37(9):27-29.
被引量:9
2
甄捷,乔英杰,王慎敏.
低硫可膨胀石墨制备工艺研究[J]
.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报,2005,10(3):54-55.
被引量:7
3
张启彪,乔英杰,甄捷.
膨胀石墨制备及性能研究[J]
.炭素,2005(3):18-20.
被引量:5
4
廖文俊,曾乐才,魏铮.
纳米材料改善电气产品电磁性能的应用研究[J]
.材料导报,2005,19(F11):27-30.
5
尹伟,金为群,权新军,李艳,崔晓辉.
复合插层剂制备可膨胀石墨研究[J]
.非金属矿,2006,29(1):35-36.
被引量:8
6
杜仕国.
复合型导电塑料的研究进展[J]
.合成树脂及塑料,1996,13(3):53-57.
被引量:9
7
李鹏,黄英,熊佳,王琦洁.
玻璃纤维化学镀Ni-Cu-P合金的研究[J]
.材料科学与工艺,2006,14(6):630-632.
被引量:13
8
传秀云,李英.
吉林磐石石墨合成CuCl_2─GICs试验研究[J]
.建材地质,1997(2):44-45.
9
胡飞燕.
电磁屏蔽涂料研究进展[J]
.涂料技术与文摘,2007,28(7):11-13.
被引量:4
10
张瑞军,刘建华,沈万慈.
石墨层间化合物阶结构的标定方法[J]
.炭素,1998(2):5-9.
被引量:9
同被引文献
47
1
乔小晶,于仁光,任慧,王长福.
插层炭纤维与镀铜炭纤维的性能比较[J]
.材料工程,2004,32(7):47-50.
被引量:4
2
黄正宏,许德平,康飞宇,郝吉明.
炭与TiO_2光催化剂的复合及协同作用研究进展[J]
.新型炭材料,2004,19(3):229-238.
被引量:48
3
任慧,焦清介,沈万慈,崔庆忠.
FeCl_3-CuCl_2石墨层间化合物工艺参数研究[J]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2004,22(6):783-786.
被引量:2
4
陈作如,万纯,李永富.
膨胀石墨蠕虫的红外衰减性能研究[J]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2005,23(1):42-44.
被引量:17
5
连亚峰,聂明德,党鸿辛.
一种铈(Ⅲ)配合物对含石墨粘结涂层耐蚀性的影响[J]
.摩擦学学报,1994,14(1):1-8.
被引量:2
6
谢有赞,罗俊琨.
不同的原子及基团对碳石墨材料性能的影响[J]
.炭素,1994(4):6-12.
被引量:2
7
沈学优,唐欣,曹刚,周仁贤,陈峰,柴骏.
改性膨润土对水中苯胺光化学降解的催化作用研究[J]
.环境污染与防治,1995,17(1):15-17.
被引量:21
8
曹乃珍,沈万慈,温诗铸,刘英杰.
膨胀石墨的吸附作用[J]
.新型炭材料,1995,11(4):51-53.
被引量:26
9
林雪梅,潘功配.
HClO_4/HNO_3混合酸法制备无硫可膨胀石墨研究[J]
.非金属矿,2005,28(6):24-26.
被引量:8
10
沈万慈.
柔性石墨——一个新产业的发展与展望[J]
.新型炭材料,1996,11(4):24-27.
被引量:18
引证文献
7
1
魏兴海,刘朗,张金喜,史景利,郭全贵.
HClO_4-GIC的膨化性能[J]
.材料工程,2007,35(z1):33-35.
被引量:1
2
传秀云,卢先初,龚平.
天然矿物材料的多孔结构、结构组装和光催化性能[J]
.地学前缘,2005,12(1):188-195.
被引量:20
3
魏兴海,刘朗,张金喜,史景利,郭全贵.
HClO_4-GIC的制备及其柔性石墨的性能[J]
.新型炭材料,2007,22(4):342-348.
被引量:6
4
传秀云.
膨胀石墨CuCl_2-EGICs的微观结构TEM研究[J]
.无机材料学报,2000,15(1):79-87.
被引量:2
5
传秀云.
膨胀石墨CuCl_2-NiCl_(2-)层间化合物磁性研究[J]
.无机材料学报,2000,15(6):1077-1082.
被引量:10
6
邢玉梅,田军,邵鑫,王丽娟.
稀土-石墨层间化合物的合成和应用前景[J]
.稀土,2000,21(6):52-57.
被引量:2
7
王长福,乔小晶,任慧.
插层PAN基碳纤维的结构表征与稳定性研究[J]
.纤维复合材料,2002,19(4):21-23.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40
1
传秀云,INAGAKI Michio.
TiO_2/浮石复合材料降解有机污染物亚甲基蓝的实验研究[J]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2005,24(2):110-113.
被引量:9
2
王军,尤富强,殷俊林,严彪.
铁基多层纳米磁性薄膜的组织与性能[J]
.热处理,2006,21(4):43-45.
3
吴子豹,黄妙良,杨媛媛,林建明,吴季怀.
负载型TiO_2复合材料对甲基橙的吸附行为及光催化降解动力学[J]
.精细化工,2007,24(1):21-26.
被引量:22
4
王军,尤富强,殷俊林,严彪.
薄膜磁性材料的研究发展和应用[J]
.材料导报(网络版),2006,1(3):1-3.
5
杨丽,何欢,刘洪波,邹艳红,陈惠,周如全.
Preparation and microwave absorption properties of FeNi/graphite nanocomposites[J]
.中国有色金属学会会刊:英文版,2007,17(A02):708-712.
6
毛爱丽,彭兵,柴立元,王佳,刘立强,游芳,高慧妹.
载银纳米TiO_2抗菌竹炭制备工艺研究[J]
.材料导报,2007,21(F11):229-231.
被引量:4
7
刘洪波,何欢,杨丽,邹艳红,陈惠,魏炜.
一阶FeCl_3-NiCl_2-GICs的制备与三元化评价[J]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5(3):62-66.
被引量:1
8
传秀云,卢先春,卢先初.
负载TiO_2的硅藻土对亚甲基蓝的光降解性能研究[J]
.无机材料学报,2008,23(4):657-661.
被引量:27
9
传秀云,卢先春,卢先初.
热处理对TiO2/埃洛石降解亚甲基蓝特性的影响[J]
.中国粉体工业,2008(4):31-34.
被引量:2
10
杨丽,刘洪波,李富进,邹艳红,何欢.
三元FeCl_3-NiCl_2-GICs的表征及微波吸收性能[J]
.新型炭材料,2008,23(4):367-373.
被引量:3
1
高翠英.
纳米氧化铁的性质及应用进展[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17(10):133-134.
被引量:10
2
国内无机精细化工产业生产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J]
.试剂与精细化学品,2007(5):1-2.
3
郑典模,黄飞来,陈喜蓉,郑建辉.
硫酸亚铁液相法制纳米氧化铁的研究[J]
.化学研究与应用,2006,18(7):840-843.
被引量:6
4
贾密英,宋秀芹,陈汝芬.
柠檬酸盐溶胶-凝胶法合成α-Li_4Zn(PO_4)_2及其离子导电性[J]
.材料科学与工程,2000,18(1):92-95.
5
张旭苹,陈国平.
电致变色智能玻璃研究的现状[J]
.新型建筑材料,1995,22(9):16-20.
被引量:5
6
赵大方,李效东,王海哲,郑春满,王浩.
铝含量对含铝碳化硅陶瓷先驱体结构和性能的影响[J]
.化学学报,2008,66(21):2397-2402.
被引量:2
7
崔万秋,周德保,沈志奇,练聪.
LiCl-Li_2O-WO_3-P_2O_5系统非晶离子导体的电学性能与振动谱研究[J]
.武汉工业大学学报,1991,13(1):14-19.
8
祝成波,刘维平.
电子陶瓷材料的发展现状与趋势[J]
.佛山陶瓷,2006,16(1):30-32.
被引量:1
9
钟家春.
类富勒烯概念对炭黑领域的影响[J]
.炭黑译丛,2005(8):9-12.
10
国外文献摘要[J]
.水处理信息报导,2008(2):41-49.
新型炭材料
1996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