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修辞场、语象系统、修辞认知和文学阅读——以《故都的秋》为分析个案
被引量: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故都的秋》是对一个季节符号的情绪开发,故都的“秋”所引发的情感意绪,在语言的描述中被重构、被提升。通篇流淌的情绪诉说,交付相应的修辞场、语象系统、修辞认知,由此引出本文关于文学阅读如何回到语言的一些思考。
作者
谭学纯
机构地区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1-24,共4页
Fujian Tribune
关键词
语象系统
文学阅读
回到语言
分类号
I206.6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20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17
参考文献
1
1
谭学纯.
小说语言的阐释空间——兼谈我的小说语言观[J]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4,23(2):5-9.
被引量:7
二级参考文献
2
1
谭学纯,唐跃.
语言情绪:小说艺术世界的一个层面[J]
.文艺研究,1986(6):53-64.
被引量:6
2
谭学纯.
文革文学修辞策略[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59-67.
被引量:6
共引文献
6
1
肖莉.
语言学转向背景下的小说语言变异研究综论[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87-93.
被引量:3
2
高万云.
理论与方法:新世纪文学语言研究之研究[J]
.当代修辞学,2011(1):86-95.
被引量:3
3
肖翠云.
从文学的政治性到文学的语言性——新时期文学批评去政治化策略之一[J]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29(4):1-8.
被引量:2
4
肖翠云.
从工具论到本体论——新时期文学语言研究的视域转变[J]
.闽江学院学报,2012,33(1):79-84.
被引量:1
5
肖莉.
继承与新变:新世纪小说语言研究综论[J]
.东南学术,2014(3):201-207.
6
康艺铭.
对比《色戒》小说与电影中的建构方式的不同[J]
.今传媒,2018,26(11):108-109.
同被引文献
20
1
从莱庭.
μ学派的“一般”辞格理论[J]
.外语学刊,1999(4):52-57.
被引量:2
2
冯广艺.
论文学语言的特殊表征[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992,15(5):43-48.
被引量:2
3
谭学纯.
语言教育:概念认知和修辞认知[J]
.语言教学与研究,2005(5):49-54.
被引量:44
4
谭学纯,肖莉.
“绿色~~”:表色语义修辞认知阐释[J]
.语言科学,2006,5(3):55-60.
被引量:16
5
高万云.
冯广艺的文学语言研究[J]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6(3):61-64.
被引量:2
6
谭学纯.
再思考:语言转向背景下的中国文学语言研究[J]
.文艺研究,2006(6):78-85.
被引量:16
7
谭学纯.
语用环境:释义和认知[J]
.湖南社会科学,2006(4):136-139.
被引量:3
8
谭学纯,肖莉.
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语言教育对策和话语权[J]
.语言文字应用,2006(4):20-26.
被引量:12
9
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M].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37页.
10
.《现代汉语词典》[M].商务印书馆,2005年6月第5版.第1528页.
引证文献
5
1
肖莉.
语言学转向背景下的小说语言变异研究综论[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87-93.
被引量:3
2
谭学纯,肖莉.
比喻义释义模式及其认知理据--兼谈词义教学和词典编纂中的比喻义处理[J]
.语言教学与研究,2008(1):8-13.
被引量:11
3
丁怡.
互文视野下看《故都的秋》的语言风格[J]
.文学教育,2017(12):158-159.
被引量:1
4
丁怡.
互文视野下看《故都的秋》的语言风格[J]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2017(7):44-45.
被引量:2
5
刘为忠.
三种修辞场学说的比较探析——以尼采的修辞观为立足点[J]
.莆田学院学报,2024,31(4):71-76.
二级引证文献
17
1
张卫中.
新时期30年文学语言的变革与特点[J]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6):86-90.
2
汪正龙.
2007年文艺学热点分析[J]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8(3):114-118.
3
谭学纯.
中国修辞学研究30年:解读三组关键词[J]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8(6):1-3.
被引量:2
4
谭学纯.
修辞观:话语权和学术操作[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47-50.
5
王源.
当代城乡中国的鲜活写真——解读周其森长篇小说《场客》的意义内涵及艺术特色[J]
.东岳论丛,2009,30(11):66-70.
6
谭学纯.
辞格生成与理解:语义·语篇·结构[J]
.当代修辞学,2010(2):68-76.
被引量:6
7
谭学纯,林大津.
本期话题:修辞学研究的外部空间和内部学理--“语法三个世界”研究及修辞关联[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4):60-67.
被引量:11
8
高群.
“飞流直下三千尺”的修辞学阐释与追问[J]
.浙江社会科学,2012(3):112-116.
被引量:10
9
高万云.
广义修辞学研究范式: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J]
.当代修辞学,2014(2):58-66.
被引量:15
10
胡玲,赵静.
比喻义释义模式探析[J]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7,32(2):30-35.
1
李珍.
试论徐灿的咏春词[J]
.大观周刊,2011(21):101-101.
2
岳国法.
心理空间·文本语象·叙事投射——霍桑《巨石人面》的认知诗学解读[J]
.湖北社会科学,2014(3):144-148.
被引量:1
3
程斯源,张永修.
淡去的高校风景 回味曾经的大学风尚,或能唤起新知[J]
.教育(高教观察)(中旬),2009(3):14-16.
4
逄春阶.
唯愿人人童心未泯[J]
.党员干部之友,2015,0(6):52-53.
5
原巧花.
一曲悲凉的颂歌——郁达夫《故都的秋》解读[J]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05(9):48-54.
6
余显斌.
读书过后的心[J]
.吉林劳动保护,2016,0(1):44-44.
7
郁达夫.
故都的秋[J]
.创新作文(初中版),2008(2):32-35.
8
当月最IN休闲热力榜 故都的秋[J]
.小康,2009(10):92-93.
9
郁达夫.
故都的秋[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0(35):78-79.
10
郁达夫.
故都的秋[J]
.祝你幸福(午后),2013(11):36-37.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