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中国传统哲学与科学技术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中国传统哲学无论在宇宙论、规律论抑或求“知”活动方面,都具有求“真”的意向或因素,其与以求“真”为指向的科学技术并不隔绝。中国传统哲学在本质上是一种求真更求善的哲学,其可以校航科学技术求真而失善的偏差,但又不排斥科学技术。中国传统哲学并不是一个自足而圆满的存在,其需要进行调整与改铸,实现科学与人文、传统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统一,才能成为一种崭新的哲学。
作者
丁原明
吴蕊
机构地区
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
出处
《山东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62-65,共4页
Shandong Social Sciences
关键词
不隔绝
不排斥
调整与改铸
分类号
B21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10
同被引文献
37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2
1
.爱因斯坦文集(第1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7,2..
2
丁肇中.
寻找宇宙中最基本的结构[J]
.外交学院学报,2003(4):7-11.
被引量:4
共引文献
10
1
肖德武.
隧道之灯——读《现代物理学中的“实在”与“时间”问题》[J]
.东岳论丛,2004,25(4):207-208.
2
朱荣英.
西方科学哲学对“哲人之石”的拒斥立场及其转变[J]
.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4(3):107-110.
3
林坚.
真善美圣的探究与自然辩证法研究[J]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4,20(11):90-93.
被引量:10
4
吴宁,张国栋.
在宗教信仰和技术之间[J]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5(2):37-41.
5
丁原明.
道家对于科学的价值[J]
.人文杂志,2006(4):31-36.
被引量:5
6
张玉荣.
论创新与创造思维[J]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5(1):36-41.
被引量:3
7
陈晓玲,孙雍君.
合作规模与丁肇中科研成果影响力——基于SCI论文署名人数与论文被引用量关系的分析[J]
.自然辩证法通讯,2010,32(4):56-63.
被引量:7
8
田亚兰.
微观粒子基元漫谈[J]
.甘肃科技纵横,2014,43(5):104-108.
9
张世明.
论哲学精神及其教育[J]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3,25(6):59-60.
10
李亚宁.
16、17世纪中国社会与科学价值观论析——对“李约瑟难题”的思考之一[J]
.社会科学研究,2003(6):65-69.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37
1
尚智丛.
1886—1894年间近代科学在晚清知识分子中的影响——上海格致书院格致类课艺分析[J]
.清史研究,2001(3):72-82.
被引量:14
2
杨文衡.
“科学”一词的来历[J]
.中国科技史杂志,1981,16(3):101-104.
被引量:16
3
沙宏.
科学技术问题的哲学思考[J]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9(2):16-18.
被引量:4
4
吴海江.
“科技”一词的创用及其对中国科学与技术发展的影响[J]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6,23(5):88-93.
被引量:10
5
董美珍.
“当代科学技术与哲学”学术研讨会综述[J]
.哲学研究,2007(1):123-123.
被引量:1
6
管健,乐国安.
社会表征理论及其发展[J]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92-98.
被引量:51
7
黎德扬,孙德忠.
论科学技术的哲学人类学意义[J]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7,23(2):72-75.
被引量:3
8
易水寒.
科学、民主与民族精神重构——五四运动再思考[J]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8):66-72.
被引量:4
9
何亚平.科学社会学教程[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90.87.
10
塞尔日‘莫斯科维奇.社会表征[M].管健,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引证文献
2
1
刘翠霞,林聚任.
科学的社会表征:本土化科学意象的生成与建构[J]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9(1):97-108.
2
林思睿.
浅析科学技术进步与哲学文化发展[J]
.中国科技纵横,2015,0(9):209-209.
1
史晓宇.
传统与现实视野中的“礼”[J]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2,21(4):36-39.
2
天然.
传统与现实基督徒的“成人”与“成圣”[J]
.天风,2002(4):14-15.
3
刘开会.
从解释学看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J]
.甘肃社会科学,1996(2):13-15.
被引量:7
4
林进平.
走出当代中国正义困境的可能路径[J]
.社会科学辑刊,2007(4):22-26.
5
韩强.
人文价值与科技成果的平衡--刘述先的哲学思想[J]
.理论与现代化,1992(9):26-29.
6
陈多旭.
传统与现实在思想家的共鸣——魏晋玄学演进的内在根源及其启示[J]
.青海社会科学,2003(4):62-65.
7
袁鲁仁.
唯物史观是理解历史的钥匙[J]
.哲学研究,1998(2):3-4.
8
崔存明.
先秦哲学研究的返本与开新——读白奚著《先秦哲学沉思录》[J]
.孔子研究,2010(3):127-128.
9
宋建丽.
市场经济体制下价值体系的建构─—传统与现实的矛盾反思[J]
.前沿,1996(Z1):150-152.
10
文化变革问题的新探讨——“传统与现实”学术研讨会述评[J]
.哲学研究,1993(2):9-12.
山东社会科学
2006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